无人机家族分类
传统认知之三,像速度、载荷之类的硬指标,应该是衡量无人机战斗力的核心指标。这种观点基本来自于有人机,在有人机时代飞的快、装的多,显然优势就大。而在无人机则未必是这样,有的时候长航时可能就是优势,在长航时面前速度差个每小时几十公里,那都不是事儿。而有的时候价格便宜,可能就是最大的优势,因为价格便宜,产量大,不怕损耗,可以损失,在战场上就能形成数量上的优势。而从技术上来说,无人机的智能化程度,才是最终衡量无人机先进与否的关键性指标。要想避免战场上遭到对方电子干扰、电子欺骗等大面积防御手段的杀伤,无人机最好的和最终的生存途径就是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整个任务过程当中完全自主,这样一来面对什么电磁干扰,电磁脉冲打击,那就会“百毒不侵”。而无人机在战场上大量使用,基础也是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如果无人机都靠着地面遥控,那么在战场上高密度大强度的使用,最终将会碰到技术门槛和人力资源门槛。所以说不同的无人机针对不同的任务,它的核心性能是不一样的。而对所有无人机来说,智能化程度是衡量无人机先进与否的最关键的性能指标。
智能化无人机
传统观念之四,近年来,中国的无人机发展很快,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应用上,都已经稳居世界前列,已经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这种“沾沾自喜”的认识,千万要不得,因为无人机是一个新兴领域,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认识上,全球排名的变化会相当的快速。由于大家在技术上和使用上都处在摸索阶段,谁一旦摸索认识到了新的方法和路径,谁马上就能够走到前面。另外这些年中国无人机确实发展迅速,它主要是基于大量的部门、企业同时研制各种不同的无人机系列,形成了百花齐放,相互竞争的这样的一个局面,使得我们无人机的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但这背后也隐含着危机。如果没有形成足够的运用市场,没有足够的采购数量,那么面对技术迭代更新很快的无人机,没有后续资金投入,就会很快落后落伍。此外,如果没有大量实际运用经验的快速积累,那么你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就要落后于别人。
中国CH-92A无人机
所以要想维系我们目前在无人机方面现有的优势,甚至再往前走一步的话,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更新观念,广泛的探索创新,新的运用方法,多采购、多使用、快升级,形成无人机研发生产装备使用的良性循环。
2025-04-30 11:19
2025-04-30 11:18
2025-04-29 14:05
2025-04-29 13:46
2025-04-29 13:44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