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后,道路损毁严重导致网络抢通困难,应急通信车无法进入,震中区域的对外通信全部中断,直到147个小时后,7个重灾县对外移动通信才逐渐恢复。此后,高空基站被正式提上研发日程,其主要载体为热气球、氦气艇、无人机等,可升至千米高空,承载大容量的基站。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中,一套由中国移动研发的无人机高空基站在光缆震断、飞石不断的九寨沟景区荷叶寨紧急升空,迅速打通方圆30多平方公里的移动通信信号。这是中国移动首次在地震中尝试用无人机搭载基站进行通信抢险作业,实现了在应急通信车不能到达区域的情况下迅速抢通网络。此后,在 2018年广东“山竹”台风、山东寿光抗洪,2019年木里森林火灾等救援中,不断验证了无人机高空基站是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受灾面积大、道路损毁严重的灾害场景下,最为有力的通信保障利器之一。
图3 无人机高空基站在地震中首次应用 助援九寨沟(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图4 广东“山竹”台风救灾(图片来源:大工科技)
2022-01-07 10:39
2021-10-24 17:27
2021-10-23 11:21
2021-09-19 17:29
2021-09-19 17:27
2021-03-10 07:46
2020-12-31 14:25
2020-12-28 18:24
2020-12-15 11:41
2020-12-11 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