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太原局集团公司管内正式进入汛期。今年,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中,他们融入了更多科技手段、生态元素,助力防洪安全系数提升。
无人机、3D建模、卫星导航、二维码……众多科技手段出现在防洪现场。太原北站一场到五场的联线区域曾多次发生水漫线路,现在,每天都会有无人机在这一区段盘旋。
我们对防洪重点区段采取‘天眼’记录、3D还原、大数据分析。
无人机除了现场观测外,还能精确记录地形地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3D建模技术还原防洪重点区段的地形地貌,精准分析隐患,为后续整治提供数据支持。
太原局集团公司管内的很多铁路地处偏远山区。
有时候,去水害地点得走多条乡村小路和河道,除了当地工作人员,外人根本不知道路该咋走。
为解决道路难寻的问题,他们利用可自定义的导航软件,对段管内1011座涵渠、443座桥梁、31座隧道和28处防洪地点的里程进行收藏、标记,对乡村小道进行记录。
如今,通过导航,全段的人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到达防洪地段。
2025-04-03 13:32
2025-04-01 10:49
2025-03-31 13:20
2025-03-31 13:19
2025-03-31 13:15
2025-03-31 13:14
2025-03-28 11:08
2025-03-28 11:00
2025-03-27 13:34
2025-03-27 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