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33岁的赵少辉,扎根基层已整整10年。他是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从小生活在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内,一个距县城70多公里的小山村里。家乡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问题,深深印在赵少辉的脑海里,“一旦生病,需要走五六十公里的山路到镇区,再搭公交车去县城才能看病。”
2008年大学毕业后,赵少辉报名参加了广东省“三支一扶”计划,毫不犹豫选择回家乡,支援当地建设,多年来足迹踏遍必背镇、大布镇、大桥镇三地。2014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被调到县城工作。待遇上去了,环境改善了,可赵少辉却放不下心来。两年后,不顾家人反对,他主动提出回到基层,“我忘不了家乡父老那一双双期望的眼神。”他说。
赵少辉深入农户,与其一同种植辣椒。(右一)
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在老家必背镇政府开启基层工作第一步,在离县城最远的大布镇一待就是四年……虽然辗转几个地方,但深入基层的日子里,赵少辉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心却始终如一。
2016年,他重下基层,在大桥镇工作期间分管脱贫攻坚工作。如何解决全县村(居)委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乡镇的脱贫攻坚难题?赵少辉用脚力和脑力给出了答案,他积极利用周末的时间走村串户,全面掌握贫困户的情况,并用业余时间钻研业务,加强扶贫政策的学习。
很快,他便对各项政策的实施对象、补助标准等做到烂熟于心。结合贫困户实际,赵少辉科学制定帮扶规划和措施,带动贫困户实现稳步脱贫,带动全镇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县前列。
赵少辉在镇里指导护林防火工作。(右一)
在他的推动下,危房改造政策得以落实到位,村里有一位住在破旧房屋中卧病不起的老人家,搬进敞亮的新房子后,激动得一时语塞,只顾紧紧握住他的手拼命摇晃,这个画面令赵少辉难以忘怀。
2016年至2018年,大桥镇460户1278人实现了脱贫,共落实教育资助370人,发放补助227.63万元;完成危房改造任务227户,发放补助1028.8万元;社会保障实现100%全覆盖。
2019年2月,赵少辉被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看着困难群众日子越来越好,我带领他们奔康致富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他笑着说。
2025-02-17 11:11
2025-01-09 12:53
2025-01-03 09:47
2024-12-23 12:08
2024-12-23 11:08
2024-12-23 09:14
2024-12-20 13:06
2024-12-16 09:31
2024-12-14 09:59
2024-11-12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