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5台无人机升空 紧盯露天焚烧

2020-05-15 09:15 性质:转载 作者:吴雍 来源:南充日报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秸秆禁烧是蓝天保卫战的重要内容。为抓实、抓牢这项工作,顺庆区创新工作模式,出动无人机对秸秆露天焚烧行为进行巡查,形成了“空中+地面”“人防+技防” 的立...

秸秆禁烧是蓝天保卫战的重要内容。为抓实、抓牢这项工作,顺庆区创新工作模式,出动无人机对秸秆露天焚烧行为进行巡查,形成了“空中+地面”“人防+技防” 的立体巡查体系。

空中巡查 监测全境疑似火点

5月8日上午,位于顺庆区潆溪街道的四川驭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外,一架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经过调试后,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快速升至200米高空(如图),并飞向远方。技术人员通过挂设在无人机底部的摄像头传回的实时画面,对航线沿途地面进行全方位巡查。该无人机巡查的对象正是航线周边可能出现的疑似火点,巡查中它将记录下航线沿途的所有秸秆焚烧行为。

“通常情况下,航线半径5公里内的疑似火点都能清晰看到。”技术人员告诉笔者,执行巡查任务的无人机,具有速度快、单次巡航时间长等优势,每次巡航时间可达1.5小时,飞行距离可达100公里,按照300米的巡航高度,单架次巡查面积可达200平方公里以上。

据介绍,每天参与巡查的无人机有5台,每台无人机每天按照既定航线进行2次不定时巡查,基本覆盖了顺庆全境。“一旦发现有疑似火点,我们将通过实时图像迅速定位,并立即告知环保部门。”技术人员介绍,按照当前的巡查机制,无人机在对发现的疑似火点进行视频、拍照取证同时,还会及时向环保部门反馈。环保部门收到反馈后,将通知属地迅速前往现场处置。

“顺庆农村面积广阔,监管及执法存在一定难度。在秸秆禁烧工作巡查中,往往存在发现了火点,赶到现场后,焚烧秸秆的当事人已经离开了,很难进行取证的状况。”顺庆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用无人机巡查,就可轻易实现“早发现、早控制、早查处”。

空地合一 从发现到处置仅需10分钟

今年,顺庆区小麦种植面积69700亩、油菜种植面积65400亩。进入夏收时节,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相继成熟,在乡村洋溢着丰收喜悦的同时,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焚烧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又困扰着人们。

4月下旬以来,顺庆区全面打响“禁烧”攻坚战,确立了“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的总体工作思路,并制订了“地方+巡查组”的巡查机制。在落实主体责任的同时,实行专人监管,对秸秆焚烧行为展开全天候不定期巡查,以最为严格的标准建立起地面“人防体系”。为确保对秸秆焚烧行为的严防死守,技防措施也必不可少。无人机加入巡查队伍后,让秸秆禁烧巡查工作“如虎添翼”。

“潆溪街道大堰坎村一村民房屋后出现疑似火点,请迅速实地查证处置。”“潆溪街道收到,马上前往现场处置。”5月7日下午4时25分,顺庆区禁烧调度微信群通报了一处疑似火点,潆溪街道办接到通报后,马上通知大堰坎村村干部,随后该村巡查队立即到达现场,成功扑灭火点,并对涉事村民进行劝导教育。值得一提的事,该出冒烟点从无人机发现到被巡查队扑灭,用时不到10分钟。

“通常从发现到处置都在10分钟以内。”顺庆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人机参与秸秆禁烧巡查工作后,大大提高了秸秆焚烧行为的巡查效率。借助无人机视野广、机动性好、时效性强、巡查范围广等特点,让高科技成为了秸秆禁烧“步行巡查”和“车辆巡查”的有力补充,不仅进一步巩固了顺庆夏季禁烧工作的成果,还为夏种工作提供坚强后盾。

接下来,该区还会继续探索智慧化的秸秆禁烧监管模式,采取“人防+技防”“空中+地面”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无人机开展禁烧管控,对火点频发地开展“回头看”,使秸秆禁烧监控工作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