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无人机巡检、地标投屏亮灯……宣传抗“疫”,广州很拼

2020-03-11 10:07 性质:转载 作者:张姝泓、贾政、李天研、卢梦谦 来源:广州日报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3月10日上午10点,广州举办广州市第37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抗疫社会宣传专题),市住建局、城投集团、地铁集团、公交集团、广州日报、广州电视台等相关负责人...

3月10日上午10点,广州举办广州市第37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抗疫社会宣传专题),市住建局、城投集团、地铁集团、公交集团、广州日报、广州电视台等相关负责人介绍运用社会宣传载体开展抗疫宣传工作总体情况,分众、亿航、锐丰等企业代表到场接受媒体采访。

市住建局:

珠江两岸灯光“战疫” 为全市人民加油鼓劲

广州市的景观照明资源丰富,平台优势明显。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黄成军介绍,市住建局有效保障全市约79万盏功能照明、60万盏景观照明设施安全、平稳运行,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战。

市住建局充分利用广州市景观照明平台优势,迅速组织在广州塔、海珠广场、猎德大桥、海珠桥、海印桥制作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拐点未到 莫要扎堆 防控之责不可放松”等宣传语,配合制作“致敬最美逆行者”等防疫主体宣传标语。

同时,重点在海珠桥至江湾桥北岸的24栋建筑立面,紧急制作了“抗疫”宣传主题视频。

黄成军介绍,从1月26日大年初二正式启动,短短几天内,市住建局创编脚本、制作动画,1月31日晚,“抗疫”宣传主题动画正式上墙。24栋建筑摇身一变,成为每个人都听得懂、学得会的抗击疫情科普长廊,时刻提醒市民群众做好健康防护,为武汉同胞加油打气,向战斗在一线的所有工作人员致敬。

为了保证亮灯“战疫”的效果,做好照明保障,市住建局每天安排出动维护人员150人次、维护车辆30车次,每天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确保照明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广州城投:

点亮世界第一高屏营造抗疫社会氛围

广州市城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李莹介绍,广州城投集团充分利用世界第一高屏广州塔塔身灯网、海心沙4座8面帆屏,以及旗下商业物业、办公楼宇灯箱广告屏开展疫情防控公益宣传。

李莹介绍,广州塔塔身灯网6500平方米,是世界第一高屏;海心沙4座8面帆屏435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组合屏;花城广场、流花展馆、北京路等12块户外LED大屏1600平方米。

1月23日至3月8日,12块户外大屏共展播“穗汉同心,加油”“万众一心,全民战疫”等67条公益视频、海报信息,累计时长约22.72万分钟;广州塔塔身灯网累计展播公益宣传信息约2720分钟,在保障房小区和旗下物业播放防疫音频约7万次,形成向社会公众传递抗疫的最强音。

除了利用旗下资源做好抗“疫”宣传,城投集团还联合各单位举办公益活动,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1月24日,广州塔参与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组织策划的战“疫”公益活动,成为海拔最高的战“疫”正能量宣传阵地。

2月8日元宵夜,广州塔携手全国15个城市地标共同亮灯“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公益活动,连同海心沙、花城广场播放的抗疫宣传海报和一线医护现场宣传视频。

2月22日,广州塔联动海心沙8面帆屏,参与广州日报社等单位举办的“为爱合唱,益声有你”万人云合唱公益活动,超过500万网友同时在线观看。

3月7日、8日,广州塔塔身灯网、海心沙帆屏、花城广场LED大屏与全国15个城市地标的户外大屏一起,展播奋战在湖北抗疫前线的广东医疗队12名女性医护人员故事,引领整座城市抗疫宣传热情,点亮花城夜空,温暖战“疫”城市,共同为战“疫”加油鼓劲。

广州地铁:

杨箕站、纪念堂站变身防疫主题车站

“地铁的防疫宣传可以概括为12个字——铺天盖地、抬头可见、低头能听。”广州地铁集团党委委员、新闻发言人钟学军说,地铁在全线网14条线、515公里、271座车站、400列车厢,以及7.7公里海珠有轨电车试验段,发布防疫宣传灯箱1600多个、梯牌4300个;在全线网25000块电视屏,按2分钟间隔循环播放18条防控宣传片,实现空间和时间全覆盖。

同时,地铁在车站出入口的300多个LED门匾和935个电子屏,发布防疫标语及防疫信息;在广州南、火车站等口岸车站,发布立柱防疫宣传画面152幅。车站和列车不间断播放“配合测体温”“疫情期间戴口罩”等广播。在公园前等重点车站,派发防疫普法小册子500多本。在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新媒体,累计发布疫情防控相关信息超过300条,动态发布地铁防疫知识和指引。在320个地铁建设工地,向3万名工人循环播放15条防控宣传片。

两个地铁站还变身主题车站,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其中,地铁把杨箕站打造成为“最美逆行者”主题站,展示驰援湖北抗疫一线的广东医护人员组图,致敬抗疫英雄。“杨箕站是一、五号线换乘站,客流量大,每天有几十万受众,而且有一定视觉空间、又能近距离观赏。”钟学军说。此外,地铁在二号线纪念堂站推出《疫情防控广东志愿者在行动》主题站,营造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

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

客运站场、公交车、出租车打造防疫公益宣传“一张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城市毛细血管的公共交通不仅严防疫情、保障运输,在客运站场、公交车内、出租车上都能看到有关防疫的公益宣传,营造在“出行端”的良好抗疫氛围。10日,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伟通报广州公交集团在疫情发生后加大公益宣传力度,立体传播防疫知识的多项举措。

疫情发生后,广州公交集团不断加大公益宣传工作力度,做到“站内站外、车内车外、大站小站、大屏小屏”宣传高频度、有针对性、有影响力,营造疫情防控的社会氛围。并且,广州公交集团充分利用公共交通资源,积极打造“点、线、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益宣传媒体矩阵,形成公共交通媒体“一张网”。

其中,公益宣传实现客运站码头全覆盖。广州公交集团利用集团下辖(市内)17客运站场、13个码头,以及BRT公交站场近300个电视显示屏刊播了公益宣传海报及宣传片,日均循环播放近9600次。

同时,将公交车与候车亭相结合,立体传播防疫知识。广州公交集团在全市7000多个公交站点(含公交总站)张贴温馨提示;并协调经营单位完成427个公交候车站点防疫公益画登挂工作;在6848台纯电动公交车车厢LED显示屏上滚动刊播防疫公益海报及宣传片,日均每车次播放近300次;在1600台公交车内看板发布了2550张防疫宣传海报,并在100多台公交车车尾刊登了公益车身广告;在1800辆出租车上通过新型智能车屏刊播《武汉加油》等公益广告。

广州日报:

发布疫情报道近4万条,亿级传播作品创纪录

“过去广州日报的主战场是在报纸上,后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主战场逐渐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上。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将宣传报道写在跨江的大桥上,写在璀璨的夜空中,写在广州的大地上。”通气会上,广州日报传播力建设办公室负责人曹苏宁介绍,疫情发生以来,疫情发生以来,广州日报充分运用全媒体平台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报道工作,运用社会宣传载体把防疫知识送到市民身边,发布疫情报道近4万条,多条亿级传播作品创纪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报道阻击战。

记者了解到,除了借助广州地标户外大屏投放宣传作品外,广州日报借助自有的融媒体各端口推出丰富多彩的新媒体产品,向公众做好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如系列海报、漫画、音视频、自制短剧、科普H5以及AI虚拟主播等,在保持内容权威客观的同时,形式上也力求做到生动有趣。

据统计,1月20日至3月8日,广州日报新媒体各端口共发布疫情报道38172条,报纸推出400多个专版;有6篇评论被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16篇稿件被学习强国总台采用,13次获省宣阅评表扬。各端口的阅读量或播放量都创下了纪录:抖音过亿级作品2条、过千万级作品41条,微博过千万级作品20条、过百万级作品142条,微信100万+作品5条、10万+作品301条。

值得一提的是,新花城客户端作为市级融媒体平台,在此次防疫阻击战中表现突出。除了新闻报道外,新花城客户端及时推出了发热门诊地图、疫情地图、新冠肺炎AI自测等多款助力防疫阻击战的线上应用。针对防疫期间学校复课延迟,学生需要通过网课等形式接受在线教育的迫切需求,新花城客户端上线了广州电视课堂、省实课堂、华阳微课、学而思网校等线上学习服务,昨日刚在新花城客户端上线的广州电视课堂,一天时间内累计用户数达到56万,累计播放165万次。

无人机助力空中巡检、防疫宣传和物资转运

现场,亿航智能副总裁薛鹏介绍,亿航智能和广州黄埔、韶关、贵州等地,运用无接触、全覆盖、远程控制等无人机的优势,进行空中巡检、防疫宣传、人员物资转运等工作。在黄埔区,亿航在自送驾驶飞行器上搭载高清摄像头,对人员进行提醒和疏导,同时帮派出所将防疫物资运送到发热门诊。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张姝泓、贾政、李天研、卢梦谦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王燕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罗嘉妮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