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2日,南沙法院执行法官抓住有利时机,出动无人机参与执行,30多分钟便将25亩鱼塘执行到位,当场交付给申请执行人。
案情回顾
据执行干警介绍,被执行人谢某,原本承包了细沥村合作社一片鱼塘,在交了一年承包款之后便开始长期拖欠承包款并强占鱼塘。在南沙法院作出判决要求其归还鱼塘后,谢某却找出各种借口,一直不履行。
无人机航拍鱼塘
执行法官多次与谢某联系,刚开始其以鱼塘里有鱼苗,需沟通协调为借口拖延交付时间。后来法院再联系他时,他或称在外地工作,或者拒接电话。
如果强制执行,需要专人捕捞,将鱼塘的水抽干,耗时耗力,效率低且成本高,甚至可能伤及鱼苗造成被执行人财产损失,该怎么办?
正当执行工作陷入僵局之时,南沙法院接到申请执行人细沥村合作社报告,称近期发现谢某雇人对鱼塘进行抽水,并捕捞鱼苗。执行法官当机立断,认为这是收回鱼塘的大好时机,立刻启动执行预案,带领执行团队赶赴现场。
现场直击
考虑到鱼塘面积较大,为更好掌握现场情况,南沙法院出动无人机对现场整体环境进行全面勘察、航拍取证,并跟拍清场过程进行证据固定。航拍画面同步回传执行指挥中心,便于动态监测、调度指挥。
执行现场法官对申请人做笔录
执行法官第一时间联系谢某,说明法院已经掌握的线索,要求其交付鱼塘,谢某见事已至此,只好配合法院执行,清理完鱼苗后,当场交付鱼塘。
原本可能需要花费较大时间和金钱成本的执行行动,在执行法官对有利时机的把握以及无人机的配合下,仅30多分钟便完成了25亩鱼塘的执行交付。
2025-04-30 11:19
2025-04-30 11:18
2025-04-29 14:05
2025-04-29 13:46
2025-04-29 13:44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