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数字农业”全产业链技术爆发:无人机打药 大数据追肥

2018-12-20 10:00 性质:转载 来源:市场导报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12月14日广州,XAAC极飞科技年度大会,汇集了全球顶尖的数字农业推动者,共同探讨新技术将如何开启“数字农业的未来”。会上,极飞科技发布了性能...

  12月14日广州,XAAC极飞科技年度大会,汇集了全球顶尖的数字农业推动者,共同探讨新技术将如何开启“数字农业的未来”。会上,极飞科技发布了性能强大的P系列2019款植保无人机、革命性的XMission极侠多功能无人飞行系统、系列全保服务计划,以及全新战略品牌,并邀请了来自全世界的合作伙伴,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与行业翘楚,为大家分享关于技术、数据如何赋能农业生产的前沿观点。作为农业科技界的年度盛会,大会吸引了超过1200名嘉宾到场参加。在线收看收听人数超过五万人。

  精准航空技术引领农业科技发展

  可搭载测绘相机、多光谱相机,在农田上方进行照片拍摄与遥感测绘,生成农田的正射影像、作业处方图,辅助无人机进行航线与作业规划,让农药、农肥喷洒实现智能、精准、安全……

  12月14日,在广州举行的“农业数字的未来”年度大会上,广州企业极飞科技展示的“极侠”多功能农用无人机引来了全世界农业技术推动者的围观。

  而来自北京的麦飞科技,展示了如何用大数据和自动采集体系,反追溯病虫害爆发整体过程;从厦门过来的曾明宝团队,则直接扎根到了土壤的营养检测,通过智能化的系统,自动调整农作物施肥。

  传统的种植模式在向科学和数据化种植方案上进行转变,人工智能的技术与算法,已经开始在农业生产中产生数据标准化产品,支撑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精准农业航空学科的创始人兰玉彬说,在精准航空技术等创新的带动下,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正在日新月异。

  从“小趋势”到“大变化”

  12月14日,在“数字农业的未来”的大会上,全球顶尖的数字农业推动者,共同探讨农业新技术的发展。

  广州极飞科技发布和展示的极侠多功能无人机成为所有参会者围观的革命性产品之一。这一农业科技领域的新秀,不仅具有厘米级精度的全自主飞行能力,灵活多样的操控方式,还可以支持多种航线模式,场景适应性更强,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不同领域中。

  中国农机工业化协会秘书长宁学贵表示,最近几年,中国农机装备的数字化实现了快速发展,北斗导航等智能控制技术,已经成为我们农机装备的标配和有效手段。

  据了解,截至2017年,我国农机专业户超过500万个,乡村农机从业人员5128万人。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8.7万个。而以极飞科技生产的农用无人机为例,该企业全球在运营的植保无人机数量已超过了2.1万架,通过认证的无人机操作员已经超过2.8万人。

  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表示,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正在越来越广泛地被农民所接受。从几年前极飞刚刚开始创业时,大众对无人机植保的陌生与农户的将信将疑,发展到今天,已经涌入如此大量的从业人员,“小趋势”正在茁壮成长成“大变化”。

  极飞科技CEO彭斌在大会上分享道,尽管目前80、90后是使用农业无人机的主体人群,但60、70后的用户数量正在不断壮大。随着年长的农户加入无人机植保行业,他们与80、90后的角色也将出现差异化。通过创新植保无人机的操控方式,极飞为从业者带来了更灵活的协同作业方式,促进行业精细化分工,帮助改善农业生产关系。

  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总裁黄伟东则认为,所有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要被市场、被消费者接受,需要真正解决这个行业的痛点,才能够可持续发展。“我们判断,目前中国数字农业,包括飞防植保行业,已经度过这个阶段,未来会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

  作为精准农业航空学科的创始人,曾担任美国农业部高级工程师的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兰玉彬在大会上透露,去年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计只有1.4万家,而今年却翻了两三倍,这说明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正在日新月异。

  数字化深入农业产业链

  北京麦飞科技是一家聚焦视觉光谱技术智慧农业大数据服务商。该企业创始人宫华泽称,从他们近几年的研究中,中国农业正在发生一个非常急速且不可逆的转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在向科学和数据化种植方案上进行转变,即数字农业方向。

  “在农村发生的生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农业生产资料、设备的买卖,也在技术服务上形成了巨大的蓝海市场。”

  在数字农业中,空间数据、气象数据、农田物联网、农业主管部门统计的农情背景数据……在统一灌输到一个系统平台之后,通过信息挖掘、人工智能的技术与算法,就能够产生一系列的数据标准化产品,支撑农业全产业链当中的各个环节。反过来,又能够为政府、金融机构决策提供依据。

  “数据来源于种植,并且反哺于整个农业,这就是数字农业的核心所在。”宫华泽称,近年来,麦飞在全国搭建了数据采集网络,并将所有的数据将会汇集到形成农业基础大数据后台。

  “过去种地必须有地,有种子,有化肥,最重要的是钱,生产要素缺一不可,但是未来数据会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说。

  未来,这些基础大数据系统不仅能够应用于精准科学追肥、分析病虫害未来蔓延方向、对农作物的产量进行预估等等。

  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陈亮认为,农村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市场,在农业生产中,支付宝未来也可以带来更多服务。“比如,今天城市里面的服务是什么?服务是打车,是下馆子、看电影。但到了农村,也许服务就会变成一键召唤无人机来撒农药,一键召唤拖拉机过来运货。”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