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M-1 型地雷以易爆和难以探测见称,外型酷似小孩子的玩具,在阿富汗等峰烟四起的地区造成重大伤亡。美国宾汉顿大学(Binghamton University)早前成功用无人机和红外线感测器遥距确定地雷位置,为扫雷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探测工具。
难以探测
PFM-1 型地雷是前苏联时期其中 1 种反步兵地雷,呈蝴蝶型,所以也叫「蝴蝶雷」,其中 1 只「翼」较厚,让引信有足够压力引爆地雷。「蝴蝶雷」主要由聚乙烯(Polythene)塑料造成,只有 1 只手掌般大,很难用肉眼或金属探测器分辨。地雷内藏液体炸药,只需 5 至 25 公斤压力就能引爆,加上颜色鲜艳,重量只有 75 克,不少儿童把它误当为玩具而被炸伤,故别称「玩具地雷」。
苏联-阿富汗战争期间,苏军曾在阿富汗埋下约 1,000 万颗 PFM-1 型地雷。今天仍有儿童不幸遭地雷炸断脚。
靠红外线特征探测地雷
宾汉顿大学的 Alex Nikulin 和 Timothy de Smet 教授早前深入研究 PFM-1 型地雷的特性,发现地雷在反射率(Reflectance)、发射率(Emissivity)和热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 它的塑胶外壳更拥有独特的红外线标记。于是,研究团队尝试利用无人机和红外线感测器分辨 PFM-1 型地雷。
在清晨时分放飞无人机时,研究员发现地雷的传热速度较四周的岩石快。
研究团队指出,热惯性(Thermal Inertia)在清晨时分是最高的,加上 PFM-1 型地雷通常不会埋在地下,而是直接空投到地面。因此,他们建议扫雷人员可选择在清晨时分扫雷,并根据地雷的独特外型和红外线标记确定它们的位置。
研究团队今次采用了 3DR Solo 无人机和 FLIR Vue Pro R 红外线感测器。
减少人命伤亡
Alex 指出,这项技术不但能提高探测准确度和扩大每次行动的覆蓋范围,扫雷人员也不用亲身走到地雷区。研究团队期望将来无人机能进一步减省人手和降低扫雷行动的成本,协助那些经历战火洗礼的国家重振经济,拯救上千条人命。是次研究结果已上载至学术期刊《 The Leading Edge 》。
2025-04-29 14:05
2025-04-29 13:46
2025-04-29 13:44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
2025-04-24 10:27
2025-04-23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