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自主飞行无人机 翻山越岭保供电

2018-05-03 08:53 性质:转载 作者:陈昕宇 来源:广州日报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工作中的无人机。“佛电空军”亮相CCTV1的“五一”特别节目5月1日中午,来自佛山供电局输电管理所“佛电空军”的4名成员作为“南网空军”的王牌...


工作中的无人机


“佛电空军”亮相CCTV1的“五一”特别节目

  5月1日中午,来自佛山供电局输电管理所“佛电空军”的4名成员作为“南网空军”的王牌飞手,亮相中央电视台一套“五一”特别节目《相聚中国节·我奋斗我幸福》。

  昨日记者从佛山供电局了解到,该局通过自主研发专利技术,让佛山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无人机自主飞行精细化巡检。这群80后“技术控”组成的研发团队,自创由专业飞行器遥控器、单片机、多种类相机组成的远程相机控制系统,让技术人员通过地面遥控器控制相机在空中的变焦、对焦、拍照,距离目标10米就可拍摄清晰的照片,巡视效率也大大提高。

  高效巡检:

  40分钟的工作如今1分钟完成

  经过近3年的探索,佛山供电部门在地形地貌建模、辨识输电设备空间位置和无人机自主飞行定位三方面取得了厘米级误差的突破。

  2017年底,“佛电空军”团队进行了无人机自主飞行精细巡检试飞,截至目前该技术验证情况良好。统计数据显示,在平原地区,无人机自动巡检日工作效率较传统人工操控无人机提高35%~45%,而在山地地区,则可以提高约85%,日平均巡视效率可提高70%。

  无人机巡检线路的技术有多牛?记者了解到,在飞行器辅助巡线以前,巡线需要用望远镜,或是爬上几十米的电塔,遇到一些跨河杆塔,光上去的时间就需40多分钟,现今运用飞行器仅需一分钟便可做到。小小的飞行器成为保障供电的一大利器,用来辅助巡线,查找缺陷与故障、雷击点,外力破坏的取证以及地线的检查。

  亮相央视:展示无人机巡检技术

  5月1日中午,“佛电空军”亮相中央电视台一套五一特别节目《相聚中国节·我奋斗我幸福》。该节目由著名主持人撒贝宁担纲主持,来自佛山供电局输电管理所“佛电空军”的4名成员作为“南网空军”的王牌飞手亮相央视舞台,成员包括现任“司令”张纪宾、2016年广东电网公司无人机大赛冠军梁健明、2017年广东电网公司无人机大赛冠军侯俊杰和亚军麦俊佳。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佛电空军”是佛山局一个南网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多轴飞行器团队,成立于2014年1月,成员均是80后青年员工。基于弥补人力的不足、降低高空作业风险、提高工作效率,该局输电管理所提出在输电线路应用多轴飞行器的构想。

  佛山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人机自主飞行巡检带来的最直观变化就是驾驶员的双手解放出来,无须再通过遥控器操控无人机,只需专心查看、分析无人机实时拍摄回传的巡线影像即可。相比传统人工操控无人机巡检,日平均巡检效率大大提高。而这一支“无人机”背后特殊的团队,也被称之为“佛电空军”。

  在节目上,供电无人机飞手讲述了无人机替代人工巡视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通过无人机,如今不仅可以对供电线路进行巡检,还能够清除高压电线上比如风筝这样的飘挂物。该局研发的高亮度LED+夜视摄像,在晚上同样可以实现巡检,而激光雷达无人机则可实现自动驾驶巡检。

  全国首创:无人机自主飞行精细巡检

  “佛电空军能亮相央视,主要是因为独辟蹊径,自主开展造价低廉的小型多旋翼无人机云台稳定性、避障、遥控器增程等新技术研究。”据佛山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佛山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无人机自主飞行精细化巡检。

  但这一技术的实现并不容易。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输电管理所信息及科技专责曾懿辉,也是“佛电空军”技术研发的“最强大脑”。曾懿辉称,2014年,佛山供电部门开始自主研发组装多旋翼无人机辅助开展线路巡检,‘机巡+人巡’模式逐渐成熟,与传统相比,效率提升很明显。

  “但对我们而言,无人机始终是个新事物,熟练、准确操控无人机并非易事,不同驾驶员的技术也参差不齐。”曾懿辉表示,第二年他们就在思考,能不能像民航那样,设定好路线,让无人机自主巡检。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佛电空军”筹建,当时成员均是门外汉,没有教材,没有资料,由11个“80后”理工男自己摸索。

  探索之路并不顺畅。“花两三天组装好的飞机,飞上去没5分钟就‘啪’地掉了下来,零部件散了一地,不得不重来,反反复复。”佛山供电局无人机团队成员刘高告诉记者,在解决了飞行的难题后,团队又碰到小型机容易抖,一抖就拍得不清楚的难题,于是所有成员一起攻坚克难,尝试了多种方法,慢慢地找到症结,在换了一两百个减振球之后,终于把问题解决了。

  飞得稳了,那还能不能做到更好呢?“我们理工男就是‘一根筋’,想到就要去做,认准了就一点点去探索、去试验。”团队成员称,他们吃饭的时候拿筷子比划、讨论,写代码写到深夜,休息时间在团队的微信群里不断“刷屏”……

  凭着这股技术韧劲,“佛电空军”逐步开发出了超声波控制系统、相机控制系统等,攻克了多轴飞行器的组装、整机调试、整机振动控制、云台稳定控制、多种类相机远程控制、红外热像仪挂载、飞行安全预警等多项技术,把飞行器升级为监控故障精准的“利器”。

  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自动识别隐患

  据了解,该团队目前已完成无人飞行器相机远程控制系统、航拍设备及无人飞行器两项专利的申请,正在申请另外三项技术成果。

  谈起接下来的技术研发方向,曾懿辉表示,“科技日新月异,我们无人机巡检技术的发展空间很大,比如从航线自动规划到外出巡检的全程全自主化操作,无须人工任何干预的无人机不间断持续作业等。人工智能分析识别设备本体与外部隐患,应该很快就可以实现。”

  “届时我们将构建‘无人机+视频监控’的一体化巡检模式,让无人机系统自动识别、分析输电线路存在的隐患,帮助运维人员快速修复设备。”曾懿辉称。

  威水

  目前,佛山主网机巡年度作业量已达4900公里,截至2017年12月,佛山累计完成了4800架次的机巡作业,累计飞行时间28500分钟,飞行作业里程5500公里。

  在“佛电空军”的推广下,这一技术也在广东省内进行推广,仅在去年一年,省内无人机巡检技术应用检查的供电线路就达1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四圈半。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