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热映的大片《红海行动》赢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整部电影情节紧凑,战争场面火爆,在让人感受到中国军人血性、智慧和勇于牺牲的同时,也看到战争的残酷和海外军事行动的困难。作为一部军事题材的战争片,我们不妨探讨一下其中的现实成分。影片中,中国军人孤军深入,使用中外各种先进装备,最终完成营救任务。而在现实中,这种营救行动可能会更困难、更危险。
“欧盟枪”用得习惯吗?
作为一部以枪战为主要场面的战争片,《红海行动》中的枪以及与之有关的战术自然是最大看点。在影片第一阶段营救被劫持船只环节,我方特战队员仍然使用国产制式枪械。狙击手罗星在直-9直升机上使用“88狙”百米外一枪让海盗爆头的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从执行第二阶段的人质营救任务开始,由于要接受“伊维亚共和国”的后勤和弹药补给,中国枪械的弹药与之无法通用,特战队员都换成了“欧盟标准枪械”。大概是导演对枪的偏好,“蛟龙”小队使用了多款世界名枪:队长杨锐用的是比利时SCAR步枪;爆破手徐宏携带捷克产CZ805步枪;狙击手顾顺的主武器是德国布莱塞尔R93型狙击步枪;机枪手张天德使用的是比利时FN公司的M249机枪;女队员佟莉使用短枪管轻量型M249,更符合女兵定位;通信兵庄羽使用的是HK416步枪……
各种世界名枪装备在一个突击小队中,确实让观众一饱眼福,但这样用枪符合实战吗?
2025-04-10 10:15
2025-04-10 10:11
2025-04-10 10:05
2025-04-09 10:56
2025-04-08 10:37
2025-04-07 11:07
2025-04-07 10:52
2025-04-07 10:43
2025-04-07 10:41
2025-04-07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