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迎来入冬以来最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波及二十多个省、区、市。其中,河南、陕西、陕西、山东、安徽等省份遭遇罕见的暴雪,部分地区房屋、农业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威胁和损失。
“中国的葡萄之乡”——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就经历了一场暴雪灾害。1 月 3 日下午开始,连续 10 余个小时,狂风暴雪肆虐,积雪深度达 10 厘米以上。很多葡萄种植园里的简易避雨棚,风一吹,雪一压,突然间崩塌,农户数十万的收入化为泡影。
在渭北一个叫绿盛富微的葡萄种植基地,一根根伫立园中的「电子稻草人」全程记录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
大约在4日下午16: 30分,葡萄园的避雨棚突然崩塌
据绿盛富微葡萄种植基地的负责人石永平说:“这次灾害损失了 20 多万,现阶段已经很难挽回。” 他的园区面积 120 多亩,每亩地投资 2000 多元。
关于造成灾害的原因,他说“一方面是太突然;另一方面也因为人为疏忽。未来,我们希望借助电子稻草人,提高预警能力,用科技支撑减灾降灾。”
避雨棚崩塌前的葡萄园
避雨棚全部崩塌,给葡萄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他所说的「电子稻草人」,就是极飞物联 FM1 智能监测站——一个能通过微信小程序远程查看农田实时图像和气象数据的智能化设备。
FM1 正面设有 2 颗摄像头,能自动拼接生成 160° 高清广角图像,背面的传感器可实时采集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和光照强度等,图像和数据每 15 分钟更新一次,通过 4G 网络实时同步至云端。
笔直挺立在园区的 FM1,在零下四五度的寒冷环境中,仍能保持工作状态,记录着农田的喜怒哀乐。
雪后天晴时,由 FM1 拍摄传回的广角图像
“今年 7 月,我们在园区装了三个 FM1,监测整个葡萄基地。通过不断的数据积累,并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将来我们可以更准确地预测雨雪灾害;同时在设备上增加智能警报功能,及时提醒防范,有效地避免或降低灾害损失。” 石永平从事农业多年,他认为 FM1 这样的智能化设备在农业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而当下,FM1 能帮助他的还有进行农业保险评估。“FM1 全程记录了这次灾害,保险公司来做调查评估时,我们是有准确数据和图像做支撑的,整个评估过程会更顺利。”
通过微信小程序“电子稻草人”,用户可随时在手机上查看农田气象数据
整个渭南市下邽镇有约 20 万亩葡萄园,受灾严重的不只绿盛富微葡萄种植基地一家,农户的损失难以估量。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在农田布设 FM1 及相关升级产品,建立智能化的监测预警系统,打造适应农田现代化管理的「千里眼」和「听诊器」,提高灾害预警能力,降低灾害风险和损失,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用先进的科技产品,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让农业有科技做支撑,是极飞人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希望各地受灾的农户能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尽快从灾害中恢复过来。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极飞科技)创立于 2007 年,是世界领先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致力于用科技为农业赋能。极飞科技以“提升全球农业生产效率”为使命,通过开发无人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满足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对粮食安全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创造积极的影响。
极飞的愿景是,构建一个满足人类未来 100 年发展需求的农业生态系统,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获得充足、丰富和安全的食物。成立 14 年来,极飞自主研发了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农业物联网和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等产品。通过构建完善的渠道体系,为农户提供智能、高效、经济的生产工具和数据服务;帮助农场解决劳动力成本高、生产管理粗放等问题。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极飞服务了超过 931 万农户、7.8 亿亩次农田,服务网络覆盖了 42 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通过线上知识服务和线下培训业务,培养了超过 9 万名智慧农业从业者,为全球农业的升级转型奠定人才基础。
极飞人相信,科技是最大的公益。用技术赋能农业,既是主营业务,也是极飞社会责任。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极飞的产品和服务累计为农户减少粮食损失约 821 万吨,减少农药使用超过 4.5 万吨,节水 1500 余万吨,减少农业生产碳排放 76 万吨。极飞科技也因此成为首家荣获农业科技界奥斯卡“最佳精准农业技术创新奖”的中国科技公司,首个荣膺路透社“全球商业责任大奖”的中国企业,并于 2020 年入选中国“十大智慧农业新技术应用模式”和联合国“十大数字农业与人工智能应用案例”。
与此同时,极飞科技还通过对科研、开发、制造和传播渠道的整合,不断推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在全球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普及。如今,极飞已经在 20 多个国家设立了试验基地,与中国农大、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英国哈伯亚当斯大学、悉尼大学等知名研究院校建立长期合作,通过科研探索、人才培养和公益合作,践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2021 年 3 月 17 日,极飞科技完成 C 轮 15 亿元人民币融资,由高瓴资本、百度资本和软银愿景基金领投,成为资本、创新工场、越秀产业基金和广州新兴基金跟投,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农业科技领域最大的一笔商业融资。
2025-01-15 10:57
2025-01-15 09:34
2025-01-15 09:28
2025-01-15 09:24
2025-01-14 09:22
2025-01-14 09:14
2025-01-13 21:17
2025-01-13 21:16
2025-01-13 21:16
2025-01-11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