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ChinterGEO又开展了,这次大鹏1-2-3不仅悉数到场,还在现场展示了各自的“绝密武器”—— 任务设备,为用户直观展现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大鹏系列垂直起降无人机的功用。
10月20日,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展览会(ChinterGEO 2017),成都纵横携CW-10C、CW-20和CW-30大鹏垂直起降无人机和纵横飞控全系列产品亮相厦门。
测绘作为无人机应用非常成熟的一个行业,对飞行平台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增加,还对任务设备的多元化和测绘技术的先进性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本次来到现场的朋友们也注意到,成都纵横不仅展示了大鹏系列无人机,还带来了测绘中不同作业场景下搭配载荷的的解决方案。
飞思相机
在大面积和高精度作业任务中,工业级相机能一步满足你的所有愿望。以搭载飞思相机为例,作为专为大面积任务范围设计的飞行平台,CW-30大鹏一次作业至少可完成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数据获取,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并且增进了成图精度。
但是,作为相机界的“贵族”,飞思相机的各项参数虽然都能达到超高水准,其价格也非常昂贵,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需要如此高昂的付出。根据项目的具体作业要求,大鹏系列无人机可选择配备不同的相机,实现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倾斜摄影—五拼相机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凭借快速高效、机动灵活、成本低等优势,正慢慢成为测绘行业“新宠”。将倾斜摄影技术应用到无人机上,实际就是在做一个三维模型,而建立起来的这个模型更加真实,更加直观,更加符合实际。
大鹏无人机搭载五拼倾斜镜头作业,一次航飞同时获得倾斜与正摄两套完整数据。五相机之间的相对关系完全固化,统一供电,快门统一触发。因单条航带覆盖被拍摄物体所有外表面,从而大大提高飞行效率。
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作为行业应用的趋势之一,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大家的关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作业,是目前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最详细、最准确的方法。
与传统摄影测量相比,激光雷达能够从点云模型中过滤出植被的反射,从而创造出一个数字表面模型(DSM),它代表了被树木所掩盖的诸如河流、路径、文化遗产等地面的表面。举个例子,为了解释深层的山体滑坡,在植被、悬崖、裂缝或被掀翻的树林地带就需要应用激光雷达,所得高程模型(DEM)可以透过森林覆盖层的树冠,对陡坡、电线杆的侵蚀和倾斜进行详细的测量。
在大载荷的飞行平台CW-30大鹏上,同时使用激光雷达和相机不仅能够获取点云数据,还能大大提高作业区域正射影像的高程精度。长航时的CW-30大鹏一个架次可以完成最多52平方的区域数据获取,作业效率极高,并且数据绝对精度可以达到2cm,有效解决了用户的效率问题。
成都纵横的展位位于B4-08,这里有更多有关大鹏系列无人机具体应用和解决方案的信息,欢迎各界用户前来围观!展会将持续至10月22日。
2025-04-23 10:26
2025-04-23 10:25
2025-04-23 10:23
2025-04-23 10:22
2025-04-23 10:21
2025-04-23 10:12
2025-04-23 10:11
2025-04-22 13:05
2025-04-22 13:04
2025-04-22 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