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80p时代,25Mb/s码流视频每秒钟就会生成3MB的数据,一张32GB的MicroSD可以存储超过10h的视频,相对于无人机通常不到30min的续航时间,基本无需考虑存储卡满的事情。但如今4K拍摄大行其道,60Mb/s~120Mb/s码流已趋主流,存储压力瞬间突显。
受限于成本和兼容性因素,诸如行车记录仪、运动相机以及最热门的无人机等存储卡使用设备广泛采用SD HC标准,即最大支持32GB SD标准的存储卡,通常为MicroSD规格。在1080p时代,25Mb/s码流视频每秒钟就会生成3MB的数据,一张32GB的MicroSD可以存储超过10h的视频,相对于无人机通常不到30min的续航时间,基本无需考虑存储卡满的事情。但是如今4K拍摄大行其道,60Mb/s~120Mb/s码流已趋主流,存储的压力瞬间突显。
继续扩大存储卡容量并不是最佳选择,一则是“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中”,二则MicroSD速度较慢,数十GB数据复制非常耗时。随身多带几张卡是很多航拍爱好者的选择,但是MicroSD体积小,易损坏和丢失,且无法在外壳上标注内容,管理起来相当麻烦,关键是最终的管理仍然绕不开PC。于是,多年前摄影师常备的特殊设备,今天改头换面开始为航拍爱好者服务了,希捷DJI Fly Drive特殊的地方在于,这是一款经过希捷和大疆双方共同优化的产品,自动化程度更高、兼容性更好,让管理问题迎刃而解。
DJI Fly Drive是一款标准的移动硬盘产品,内置2.5英寸硬盘为它提供2TB存储容量,等同于30张64GB存储卡、250飞行(4K@30Hz,每次20min、每小时30GB)数据的存储能力。如果你导出视频的时间充裕,那么1张MicroSD+1块DJI Fly Drive就可以满足要求需要,而时间紧迫状态下,再购置1张存储卡足矣。和市面上常见的移动硬盘不同的是,DJI Fly Drive设备端采用的是新型的USB-C接口,附带线缆为0.5m的双头USB-C 3.1 Gen2标准。和此前希捷的另一款USB-C接口移动硬盘Innov8不同,DJI Fly Drive可以兼容使用USB-A接口线缆:双USB-C线缆用于Mac和带有Thunderbolt/USB-C接口的PC,最高兼容USB 3.1标准;USB-C转USB-A线缆用于相对老的PC,只能左右USB 2.0协议设备使用。在USB 3.1模式下,该硬盘的传输速度峰值可达133MB/s,USB 2.0模式下则缩减至40MB/s数量级,速度差异明显。
DJI Fly Drive也是一款集成有MicroSD UHS-II性能标准的读卡器,支持速度更高、双排针脚的大容量存储卡,理论峰值性能可达312MB/s,即便使用UHS-I标准的MicroSD存储卡,理论速度也能达到156MB/s。实际测试中,读卡器插入标称90MB/s(600X速)读取速度的SanDisk Ultra版U-I存储卡,持续写入速度可达37.4MB/s、读取速度为11.8MB/s,达到中高等读卡器水平。由于自身并不带有电池,DJI Fly Drive并不能自动备份存储卡中数据,用户仍需像使用移动硬盘和读卡器两个设备那样手动从后者向硬盘复制/移动数据,即无法脱离PC使用。值得Android用户炫耀的是,使用双USB-C线缆可以让DJI Fly Drive成为USB-C接口手机的2TB“闪存盘”,而且性能相当不错:读32.2MB/s、写39.6MB/s——手机接口通常为USB 2.0标准,但使用手机管理移动硬盘中的数据可谓一大快事。不过,此时手机并不能识别芯片桥接后的MicroSD读卡器,而且也不是所有USB-C接口的手机都有足够的电力输出能力,如CHIP使用的样机华为P9就不行,而小米6则可以。手机带动移动硬盘,最大的阻力来自于供电,DJI Fly Drive的启动峰值/待机/读写电流分别为0.76A/0.37A/0.82A,均为超过USB 3.1接口的标准最大电流0.9A,对PC来说做到这点不难,但对手机来说是个不少的挑战,每持续写入或读取2GB数据,带动它的小米6手机电量消耗1%。
DJI Fly Drive同时还是一款增强了机械保护设计的移动硬盘。由于盘体侧面增加了可将15mm长的MicroSD卡完全插入的读卡器,该硬盘的厚度略高于无此功能的移动硬盘,而盘体面积变化不大。DJI Fly Drive整体体积为123mm×85mm×20mm,但真正的盘体部分体积为111mm×72mm×13mm,盘体外包裹了一层可扒掉的灰色吸振橡胶缓冲器,为移动硬盘提供额外防护。作为希捷和大疆双方合作的产物,DJI Fly Drive外观设计上留下了不可清除的大疆信息,如缓冲器中央和盘体正面清晰的“DJI”标志,而希捷自己的标志则退居盘体正面一角或背面纹饰。除了防护,DJI Fly Drive上X型的缓冲器还具备线缆捆扎收纳功能,毕竟双USB-C线缆还不多见,将必用的线缆塞在硬盘背后的设计使用方便,也很人性化。
容量(TB):2
体积(mm):123×85×20
重量(g):220
接口:USB-C 3.1
附带功能:MicroSD UHS-II读卡器
USB 3.1写入速度(MB/s):40.2
USB 3.1读取速度(MB/s):38.2
USB 2.0写入速度(MB/s):117~131
USB 2.0读取速度(MB/s):117~133
硬盘到MicroSD写入速度(MB/s):11.8
MicroSD到硬盘读取速度(MB/s):37.4
手机到硬盘写入速度(MB/s):39.6
硬盘到手机读取速度(MB/s):32.2
2025-06-10 10:59
2025-06-10 10:56
2025-06-10 10:55
2025-06-09 11:01
2025-06-09 10:47
2025-06-09 10:46
2025-06-09 10:37
2025-06-09 10:29
2025-06-09 10:17
2025-06-06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