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在大多数同学已经收拾行李回家的时候,盐城工学院纺服学院“绿秋农业植保飞防”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江苏省东台市五烈镇,开始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无人机作为服务设备,构筑一套集农田监测、诊断、配药、服务于一体的完善的植保解决方案,旨在推进高效农业、新型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发展。”团队负责人薛宇清向当地农机站的农业指导员们介绍。
植保无人机教练向志愿者现场讲解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操作,团队成员在一旁认真倾听。
高科技,下乡社会实践有新意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土地流转政策不断深化改革,农业用地逐步走向集约化,分散的土地集中于更少的人进行更高效率的规划、种植。随着农户可承包农田面积的增加,农业全程机械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团队的指导老师陈志华向记者介绍,无人机植保是近些年新起的植保作业方式。目前,农业在种植和收割方面基本达到机械化作业,唯独在植保这一块,绝大部分地区仍旧处于传统的喷洒模式。传统的植保农药喷洒,效率低下,作业水平难以保证,甚至会导致施药人员中毒。而无人机则拥有着数倍高于传统方式的喷洒效率,作业水平达标率高,施药人员远程操控大大减小了农药中毒风险。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盐城工学院“绿秋农业植保飞防”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盐城东台市、南通如东县,走进农田,利用无人机为当地农场主和种田大户带来病虫害的防治和植作物保护,并进行新型植保机械和新型农业植保模式的宣传。用镜头,记录下田间地头上的新式农业作业方式。
志愿者利用无人农业植保机对水稻进行低空喷洒作业,植保机强大的下压气流使得营养液和药品更好地沉降到作物根部。
现场会,新型植保方式引村民围观
“大家快来看,快来看,天上有个小飞机!”当团队成员操控着无人机进入农田进行植保时,附近的几家正在门前聊天的叔叔阿姨纷纷从门口走过来,来到活动现场。不到一盏茶功夫,田边就围了很多当地农民。
志愿者利用团队对于无人机设备的掌握和对于新型植保方式的了解与当地农机公司合作,将新型植保方式介绍给目标乡镇的农场主和种田大户。在志愿者为当地农场主和种田大户讲解的时候,陆续有村民加入观看的队伍。
一位当地的种田大户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大学生带来的这种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的植保方式方便快捷,值得推广!”
使用无人机作业的新型植保方式引得路过村民驻足围观。
答疑会,专家大户交流无障碍
“新的植保方式效果非常好,利用无人机植保为我们节省了很多人力和物力。”一位当地的种田大户开心地对记者讲到。
为了和当地的种田大户和农场主有更好的交流,团队成员提前和当地的农技站的农技指导员进行联系,提前定好了答疑会的时间。考虑到现场的交流问题,成员们提前和农技指导员进行答疑会预演,保证当天现场的进行无障碍。
“我们要做的不止是植保,我们更渴望的,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速农业产业一体化进程。”进行答疑会的团队成员非常自信地说道。
和当地的农机站合作,团队成员召开现场会。农民对于新型植保作业方式的十分感兴趣,农技员和农机专家也对无人机植保作业进行了肯定。
据了解,东台市拥有众多的江苏省农田示范基地,与众多高校合作进行农作物培育,而如东县的农机农技水平近年来也飞速提高。团队的指导老师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多次带领团队规划作业任务,安排合理的人员配置。“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同学们不仅体验了一次别样的生活,还掌握了一门新的技术!”团队指导老师陈志华非常高兴地说。
2025-04-25 11:29
2025-04-25 11:28
2025-04-11 10:32
2025-04-11 10:27
2025-04-11 10:24
2025-04-11 10:22
2025-04-11 10:00
2025-03-28 11:06
2025-03-28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