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炙烤让当前的农业生产,也面临严峻“烤验”,在我市各地,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往夏日繁重的农活,也在变得相对轻松。
早上8点刚过,金坛区朱林镇黄金村农机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这台用于喷洒农药的大型无人机。装上电池,只需一人操控,无人机就稳稳地升空了。
今年,黄金村一共种植了3000多亩水稻。按照以往,至少要15天时间,才能完成治虫打药,在田间作业时,村民中暑也时有发生。如今,有了这台植保机的帮忙,工期可以缩短到10天,每天花费2个人工,即使站在树荫下,也能轻松搞定。
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近3年,黄金村农机合作社累计投入500多万元,陆续购置了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机设备。
金坛区朱林镇黄金村工作人员李航告诉记者:“把农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们通过购置农机,保障了我们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目前,我市稻麦 耕、种、收、植保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0%,机插秧超过85%,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率达到95%,粮食单位面积烘干能力位居全省第一,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2024-12-11 10:00
2024-12-11 10:00
2024-12-11 09:59
2024-12-11 09:58
2024-12-11 09:55
2024-12-10 09:26
2024-12-10 09:24
2024-12-10 09:24
2024-12-10 09:20
2024-12-10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