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经验贴 | 如何提高作业效率,成为精锐团队?

2017-05-05 08:13 性质:转载 作者:极飞农业 来源:极飞农业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今天又破记录了!晚上7点就结束战斗,没有任何物资损耗!”马鹏飞欣喜地说。从2016年3月加入极飞河南运营团队,不到一年半,他累计了近3...

  “今天又破记录了!晚上 7 点就结束战斗,没有任何物资损耗!”马鹏飞欣喜地说。从 2016 年 3 月加入极飞河南运营团队,不到一年半,他累计了近 3 万亩的作业经验,从一个从未接触过飞防植保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带领团队多次夺得战绩第一、不断刷新记录的负责人,他对提高作业效率很是有自己的一套心得。

  今年 4 月 12 日开始,马鹏飞作为河南三队一组的组长,带领两名新人参加河南地区的大规模小麦统防统治作业,辗转驻马店市遂平县、漯河市临颍县、周口市西华县等地。五一劳动节,他们没有休假,而是和“大部队”一起返回临颍,进行第二遍病虫害防治作业。

  5 月 2 日上午,马鹏飞这组的 P20 第一个架次起飞时,已经将近 11 点了。他告诉我,这情况有点特殊,由于前一天在梁阁村作业完已是晚上八点多,没能及时跟村长确认作业情况,所以这就成了今天开工的第一件事儿。然后,作业队员才去今早分配到的地块所属的前韩村,让村长领着去看要打药的地。

  他说,通常而言,应该提前一天与村支书联系,最好去查看一下地块,协调好在哪儿充电和取水,必要时找村民借辆小电动三轮车,方便送电池、送药水和转场。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提前把地给测了,这样第二天一大早就可以直接飞无人机作业了。


马鹏飞(中)、张东东(左)在与农户聊天

  确认好地块后,马鹏飞立刻进行分工,让组员张冬冬先去测个 200 亩地,他和另一个组员韩欣则开始忙着架设基站、配药、搭起降台,和对 P20 进行作业前的例行检查等。地测完的时候,无人机也已经摆放在小麦地里的起降桌上,一切准备就绪。

  马鹏飞在 A2 智能手持终端上迅速设置好参数,扫视了一下地块确认航线安全,又看到卫星数、RTKGPS 信号等一切正常,就轻点几下再一滑,操控麦田中的 P20 起飞。这一系列动作果断迅速,马鹏飞说:“操作 P20 要胆大心细,检查好设备状态和航线安全后就让飞机立马起飞,不要犹豫。”

  一控多机”是使用 P20 高效作业的必杀技之一,“老司机”马鹏飞当然会使出这招。一向沉稳的他为确保无人机安全起见,选择了在两个不同地块进行“双飞”。他认为,不同起降点、完全分离的航线,杜绝了因操作不慎或时间把握不准而导致撞机的可能性,这样操作员就不用一直盯着无人机,可以照常去配药、更换电池等。4月中旬在驻马店,在无其他组员协助的情况下,马鹏飞“一控三飞”,一天作业了 804 亩,创造了运营团队单组单日最高战绩!

  当然,在同一地块上“多飞”也并无不可,但必须得规划好航线,错开不同 P20 的起降时间,实时关注它们的飞行状态,在降落时间重合时及时悬停其中一架。


大大提升效率的一控多机技术(小编没有找到好看的图,只好用以前的了)

  在马鹏飞看来,提高作业效率,一个总的原则是——尽可能保证无人机一直在作业中。为此,植保人员可以多准备些电池,提前配好足够量的药水,保证供应不断。P20 每飞完一个架次降落停稳后,他会小跑着上前,麻利地更换好电池、药箱,然后检查一下,迅速让飞机重新起飞,整个过程不到 30 秒。

  他说,“多飞”更得这样,飞机进入航线后就赶紧腾出手来忙活其他事儿,换电池、换药得快,起飞时不要磨叽,尽量缩短飞机在地面上停留耽搁的时间,“飞机飞起来,效率就上来了。”

  要让作业不中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无人机每一次飞行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的发生。这就涉及到很多方面了,比如无人机日常的检修、保养,作业时基站架设、起降点位置的选择(注意与防风林、电线等保持一定距离),起降点到航线起始点之间的路线安全检查等等。

  马鹏飞认为,学会简单的无人机维修、更换零部件等很重要,万一出了点故障,能够自己迅速解决问题,不至于耽误作业时间。而对于客户和合作伙伴而言,如果机子出了故障自己不会修,应该第一时间联系极飞保障,清楚地描述问题、提供飞行日志,以尽快解决。


马鹏飞在检修 P20

  两小时不到,400 亩地就打完了!下午 2 点,马鹏飞组准备转场。在 P20 最后一个架次完成之前,他们就收拾好了大部分物资,无人机降落后,他们迅速将飞机和基站装车,赶去下一个地块。当然,组员张冬冬已经提前过去把地测好了,他们一赶到就立刻开始了新一轮作业。5 点多,他们又转场了一次。马鹏飞告诉我,“能在一大片地块上打一整天当然最好,但实际作业中经常需要转场,这就得把握好节奏,一环紧扣一环,尽量减少时间浪费。”


马鹏飞(中)与组员张冬冬(左)、韩欣(右)

  团队协作很重要。团队负责人要思路清晰,合理地协调人员、分配工作;团队要有一个统一的思路,干起活来才能有条不紊。另外,马鹏飞要求每一个组员都能够独立完成测地、操作无人机、充电配药等,然后轮换着工作,避免组员因长时间重复一件事而造成疲劳和效率低下。他团队的两名新人成长很快,经过半个月的实战历练后,都能够独立、高效地完成一整套作业任务了。

  虽然中午 11 点才开始起飞作业,转场 2 次,晚上 7 点就收工了,这天马鹏飞组总共作业了 850 亩,再次打破了之前创下的记录。他表示,自己是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总结出如何高效作业的,植保新人可以在实际作业中,不断去摸索提高作业效率的门道。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极飞科技)创立于 2007 年,是世界领先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致力于用科技为农业赋能。极飞科技以“提升全球农业生产效率”为使命,通过开发无人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满足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对粮食安全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创造积极的影响。

极飞的愿景是,构建一个满足人类未来 100 年发展需求的农业生态系统,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获得充足、丰富和安全的食物。成立 14 年来,极飞自主研发了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农业物联网和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等产品。通过构建完善的渠道体系,为农户提供智能、高效、经济的生产工具和数据服务;帮助农场解决劳动力成本高、生产管理粗放等问题。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极飞服务了超过 931 万农户、7.8 亿亩次农田,服务网络覆盖了 42 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通过线上知识服务和线下培训业务,培养了超过 9 万名智慧农业从业者,为全球农业的升级转型奠定人才基础。

极飞人相信,科技是最大的公益。用技术赋能农业,既是主营业务,也是极飞社会责任。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极飞的产品和服务累计为农户减少粮食损失约 821 万吨,减少农药使用超过 4.5 万吨,节水 1500 余万吨,减少农业生产碳排放 76 万吨。极飞科技也因此成为首家荣获农业科技界奥斯卡“最佳精准农业技术创新奖”的中国科技公司,首个荣膺路透社“全球商业责任大奖”的中国企业,并于 2020 年入选中国“十大智慧农业新技术应用模式”和联合国“十大数字农业与人工智能应用案例”。

与此同时,极飞科技还通过对科研、开发、制造和传播渠道的整合,不断推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在全球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普及。如今,极飞已经在 20 多个国家设立了试验基地,与中国农大、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英国哈伯亚当斯大学、悉尼大学等知名研究院校建立长期合作,通过科研探索、人才培养和公益合作,践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2021 年 3 月 17 日,极飞科技完成 C 轮 15 亿元人民币融资,由高瓴资本、百度资本和软银愿景基金领投,成为资本、创新工场、越秀产业基金和广州新兴基金跟投,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农业科技领域最大的一笔商业融资。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