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场香榧“空对地”授粉试验在浙江省浦江县留家坪香榧基地举行。这场试验由浙江农林大学戴文胜教授主持,首次采用该校无人机技术,通过空中传播香榧花粉的形式助力香榧人工授粉,让当地十余家香榧种植大户对今后香榧授粉方式的“转型升级”充满期待。
香榧是浙江以诸暨为中心的会稽山地区特有的一种珍果。与其他经济树种不一样,香榧从开花至成熟采收要二年时间,老百姓们把下一年可能开花的芽算在一起,就使香榧有“千年香榧三代果”之说。香榧营养十分丰富,对美容、消食都有重要的作用.现在的香榧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除了诸暨、绍兴、嵊州、东阳、磐安等老产区在积极发展香榧外,建德、临安、富阳、桐庐、浦江、松阳、柯城、莲都、宁海等地区也在大力引种,加快发展香榧生产
香榧虽好,但是香榧的授粉却不容易,香榧是雌雄异株植物,如果雌花成熟开放后没有及时授粉,这朵花就会枯萎,来年自然也不会有香榧了。近年来,在浙江农林大学戴文圣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香榧人工授粉技术已经香榧产区得到了普遍应用,使浙江省的香榧产量得到了稳定和提升。
但是传统的人工授粉技术,耗时耗力,花粉浪费也很严重,如何提升香榧授粉效率,一直是戴文圣教授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省香榧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日益扩大,雄花粉需求量大,好的雄花粉更是价高还一粉难求,今年已出现争抢局面。以前将雄花粉稀释在水中进行喷雾作业一则花粉浪费较多,二则用工多时间又长,三是虽然授粉率较高,但是技条挂果太多对初产期的香榧后期长势不利,果实的品质也会下降。”
直到去年,戴文圣教授得知浙江农林大学创业孵化园里,近年来孵化出了同创无人机培训服务公司。进过深入了解他发现,现在的无人机已经比较成熟,尤其在植保领域拥有很大市场,可以大大提升病虫害防治等植保工作的效率。那么能不能用在给香榧授粉上呢?于是,戴文圣立即进行联系,决定就用无人机技术协助香榧授粉工作进行试验。
浦江县留家坪香榧基地,海拔高约200米。在戴文圣教授的指导下,浙江农林大学孵化园的同创无人机工作人员,在一块平地上开始了无人机授粉的试验:工作人员将一个设置有筛网的绿色四方铁盒,牢固绑定在无人机底部,随着无人机腾空远行,通过气流和风力将绿盒内的香榧雄花干粉吹散到空中,雄花粉自然飘落到雌花上,两至三个小时可以看出效果。
“一盒约2两的香榧雄花干粉能对方圆500亩内的香榧雌树完成授粉,它的传播时间只需3分钟。而500亩的香榧基地用喷雾器进行人工授粉,则需要50个工人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看着无人机迅速帮助香榧进行授粉,浙江农林大学的研究人员说。
对于尝试用无人机给香榧授粉术,戴文胜教授告诉我们:“无人机授粉技术的应用将为香榧产业发展带来较大的增产、提质、增效空间。该技术模拟自然授粉的方式,在大大减少用工量降低成本的同时,能提高香榧的品质,对树木后期长势有利。我们将总结试验的结果,进一步改进技术,争取明后年在全省予以推广。”
2025-04-11 10:32
2025-04-11 10:27
2025-04-11 10:24
2025-04-11 10:22
2025-04-11 10:00
2025-03-28 11:06
2025-03-28 11:02
2025-03-21 15:36
2025-03-21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