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时代,无人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2001年5月份,美国进行了无人机表演,包括用无人机来打击恐怖主义等等。2012年5月8日,谷歌获得了美国内达华州颁发的首张无人驾驶车辆牌照,这标志着无人驾驶系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2012年5月8日,谷歌获得美国内华达州机动车辆管理局颁发的首张无人驾驶车辆牌照
无人技术的诞生不光是科技的创新,更与国家的发展和安全息息相关。2012年,中国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其中包括资源、经济环境、权益的问题。2015年,中国又提出了军民融合的国家战略。2017年1月10日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科技部颁布了无人智能的国家专项。这三个国家战略交集在一起,刚好是无人船。
无人船技术涉及到水动力学、自主决策、自动控制、信号处理、网络通信、传感器技术等多方面问题,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
无人船行业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这是国外的无人艇“保护者”侦查巡逻艇,这种艇比无人机晚出来十几年,是在海面上给海军用的装备。
以色列研发“保护者”海军无人巡逻艇
目前的工程样机以上的无人艇大约有60多种,美国是最多的,占了一半,我们国家是比较少的,就二三种,多数都是美国和欧洲等国家。这些无人艇大都是十几米或者更小的尺度,主要用来代替人在海面上进行军事、民事各项任务。
未来,无人艇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宽广的,就跟现在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的无人机一样。水面上有危险的、需要人做的工作都可以用无人艇替代,包括核电站监测、近海的监测等等。如果有飞机在海上失事,无人艇可以快速地投放救生设备。它还可以用来护航、防海盗,用途非常广。
目前,无人艇的种类非常多,包括信息支援类、信息对抗类、水面作战类、反潜/水雷类、防控反导类等等。总体来讲,它是跟无人驾驶汽车特别像的平台,需要感知环境,通过雷达、声脉看水上水下的路障,所以核心是控制基站技术和遥控器技术。
尽管无人船技术日臻完善,但其最终实现仍绕不开日益凸显的伦理问题。如同人们面临无人车技术时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无人驾驶汽车在面临“电车问题”时选择救五个人还是一个人?在事故中应该优先保护车内乘客还是路上行人、车辆呢?谁应该为即将出现的无人驾驶汽车事故负法律责任呢,是车主、制造商还是程序员?在什么情况下允许无人驾驶汽车违反交通法规呢?等等,诸如此类问题。
水面无人船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除了满足海上避碰公约之外,操作员的培训、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划分仍是困扰着研究人员、法规制定者的一个难题。当然,这些问题对于目前的行业发展水平来说,还有些远,相信就在不久的将来,无人船将载着人类的智慧和希望驶向我们想要抵达的远方。
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水面无人系统真能代替人类做各种各样危险的、不适合人类做的工作,也许,人类和大海的关系从此就与众不同了。
2025-04-17 15:37
2025-04-17 11:00
2025-04-16 10:54
2025-04-14 10:21
2025-04-14 10:12
2025-04-14 10:10
2025-04-14 09:50
2025-04-11 10:30
2025-04-11 10:02
2025-04-10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