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一个20岁少年在无人机植保领域的野心

2017-03-02 07:47 性质:转载 来源: 极飞农业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云南省罗平县是全国油菜花开得最早的地方,这里种植了80万亩油菜花。今年立春之际,罗平县的油菜花已经进入盛花期,这个被世界吉尼斯纪录称为...

  云南省罗平县是全国油菜花开得最早的地方,这里种植了 80 万亩油菜花。今年立春之际,罗平县的油菜花已经进入盛花期,这个被世界吉尼斯纪录称为“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的地方,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前来赏花踏青。

  而在罗平县的一处油菜花田里,出现了往年从未出现过的景象。游客在田埂边上拍照留影,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扛着齐肩高的测绘杆,在花海中穿梭,在另外一边的花田里,一架鲜红色的四旋翼无人机在花田上空来回飞行。


(小杨同学主要负责农田测绘)

  这个 20 岁的小伙子,带着户外遮阳帽,黝黑黝黑的脸上满是汗水,而脖子下方与脸颊的色差,让人明显看得出,脸是最近才被晒黑的。小伙子名字叫做杨锦通,是昆明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二的学生,在寒假期间,他在舅舅何猛飞的植保服务队中帮忙,负责在无人机起飞喷洒前,完成农田测绘工作。


(何猛飞和他的 P20)

  植保无人机在云南

  小杨同学的舅舅何猛飞是罗平县一家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在农机市场摸爬滚打多年,基于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再加上近些年来农机销售不太如意,他从 2016 年开始就将公司的重点转移到农业服务上。何猛飞告诉我们:“植保在云南很有市场,这边的地,如果不用无人机就没法打药”。


(云南省罗平县的油菜花种植区,地块很复杂)

  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农作物种类丰富,耕地以山地较多,不适合使用传统农机进行植保,人工喷洒是当地主要的植保方式,通常是 40-60 岁的农村留守妇女,一个人每天最多只能喷洒 20 亩地。

  何猛飞从去年 8 月就开始考察植保无人机市场,当时云南拥有植保无人机的合作社屈指可数。一天,他向一个使用过遥控式植保无人机的同行请教,那位朋友告诉何猛飞,“植保无人机做得最好的就是极飞,全自动飞行,夜间也能飞行”。
  “就是它了”

  于是他拨打极飞的客服电话,联系上了极飞的工作人员,而当时极飞的无人机还没有对外租售。10 月初,何猛飞在罗平县当地组织牵头,让极飞植保服务队来进行演示。10 月 8 日,那是何猛飞第一次见到 P20 植保无人机,也是 P20 在云南的第一飞

  他说:“当时我见到 P20 在云南的地里飞起来,心里想,就是它了。” 10 月 10 日,何猛飞带着小杨同学去广州参加极飞年度科技大会,大会上极飞宣布了 P20 无人机的租赁和销售业务。从那次大会回来,小杨说:“原来无人机能够这样改变农业,我发现我找到了自己所热爱的东西。”

(2016 年 11 月,油菜种子刚刚播下,P20 进行防治性的植保喷洒)

  11 月,何猛飞在罗平县为极飞农业植保服务队联系了 1000 亩需要进行防治的油菜花地,副队长莫海平带队前往云南作业。在莫海平的眼里,何猛飞是一个工作负责、热情好客的合作伙伴。

  莫海平回忆在云南的作业:“第一天下午,首次作业完成后,何猛飞有点担心药效,第二天早上作业之前,他到地里看了药效,才让我们继续作业。植保作业期间,他都是全程陪同的,不仅问了很多飞机作业的问题,还亲自下地帮忙。”
  在极飞学院做学生

  11 月上旬在罗平县的作业结束后,何猛飞前往极飞农业河南运动中心,参加极飞学院的第二期教员班培训。在培训前,何猛飞原以为极飞学院的培训只是为了“走一下流程”,然而在实操培训开始后,他和其他学员在刚下过河南第一场雪的户外冻得飕飕发抖,被要求严格按照教学流程进行学习,“要求很严格,我们在那里就是个学生。”

  当时他拍下在培训场景的小视频发在朋友圈里,配上“委屈”的表情,感慨:“除了冷,就只剩遭罪了。”

  从极飞学院毕业获得教员资格后,何猛飞在云南开设了极飞学院的培训分网点,开始在罗平县当地培训植保无人机操作员。
  2017 年春耕开始

  12 月,何猛飞终于等到了属于他的 P20 植保无人机。从 2017 年开始,他将合作社四分之一的人力单独拿出来,组建了一支植保服务队。


(P20 总是能引来围观的群众)

  云南目前从事无人机植保服务的企业只有 5 家,当地耕地较零散,农业种植情况也比较复杂,虽然自己从去年年底才接触植保无人机,但凭借 2009 年起在农机市场的积累,何猛飞在考察完市场后,觉得自己依然是云南同行中最了解农户需求的人。

 
(从县城到地里,单程要开车需要 40 分钟)

  今年正月初五,新年还没有过完,何猛飞就带着小杨和另外两名员工开始给 2000 亩油菜花地进行植保。

  在小杨的眼里,每天的工作从早上 8 点开始,将设备装车,再开车 40 分钟达到地里,与农户沟通后,就开始架设基站、测绘农田、配药剂、起飞喷洒、给无人机换电池换药。他们一天三餐都在地里解决,有时要到晚上 10 点才能结束作业,开始清点设备,驱车返回县城里。回到以后,还要给电池充电,等能合上眼休息的时候,往往已经是半夜。

  小杨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农田测绘。一开始,他觉得提着测绘杆在花海里面行走“还是很不错”的,然而当他要钻进种植密度比水稻田还密,菜杆高度比人还高的地里标记障碍物时,他觉得这还是“挺扯淡的”,因为测绘完从地里出来以后,全身上下都被露水打湿,等衣服干了以后,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汗渍。


(早上开始测绘时,油菜上全是露水)

  小杨曾在地里摔了一跤,坐在地上休息还没有缓过神来,他有点蒙,“我一大学生,假期为什么不好好享受,跑着油菜地里摔得一身泥是为了什?”而当他站起来继续走的时候,另外一个念头就会冒出来:现在做的是自己热爱的事情,作为一个先驱者,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这明明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让何猛飞“无话可说”的极飞保障

  在作业时,何猛飞除了协调团队工作,也会笔直地站在皮卡车厢上,戴着户外圆沿帽,穿着深色外套和牛仔裤,单手握着 A2 智能手持终端,监控无人机飞行和喷洒的实时状态。

  由于地块复杂、障碍物比较多等原因,刚开始作业时遇到了一些问题,何猛飞马上就联系了极飞保障的专员。在他看来,保障专员不仅在半夜也能够耐心地解释,解决方案也能够及时给出,“这种解决问题的后期服务,我无话可说”。


(何猛飞的团队对 P20 非常熟悉)

  2 月中旬,何猛飞在完成油菜花作业后,与小杨一起着手准备无人机植保在当地的宣传推广。2 月下旬,何猛飞追加了 P20 无人机的订单。

  对于 P20 的优势,他看得很准:“P20 自动飞行、一控多机的技术,让我在用人上能够节省很多成本,2 个人配上 2 架 P20 就能组成一个作业队,如果使用其他飞机,要 4-6 个人才能够用好两架飞机。”


(罗平县当地,人工植保是主要方式)

  这个 20 岁少年想要去新疆

  2 月 23 日,小杨准备完云南无人机现场会的推广物料后,结束寒假,准备开学。这个寒假里,虽然每次从地里出来,他都发现自己鞋是破的,裤裆也是裂的,也瘦了好几斤,但也对自己未来的路有了新的打算。

  “我是云南最早使用 P20 的人,也是这个地区无人机植保的先驱者,但是要想真正改变这里的农业生产,我还远远不够。”

  在出发去学校前,小杨依然心心念念着今年暑假,能不能去极飞农业新疆运营中心看一下,加入极飞直营的植保服务队,尝试农田里吃“馕夹西瓜”的味道。

  他说:“我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看到更多新的事物,不能整天看着两架无人机在罗平的油菜花地里飞,下一个假期,我一定要去新疆、河南看一下。”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