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新闻联播对“海归创业潮”做了主题报道,杭州人王孟秋和他的小黑侠无人机再次露脸。这款能停在半空中,通过人脸识别自动跟拍的无人机让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为之着迷。
小黑侠出自零零无限科技之手,说起来,这家连外国极客都觉得酷炫的公司和浙江有很多联系。比如他们在杭州有两幢研发中心,其中一层专门被做成了停机坪的样子,用于相关产品的试飞。
另一层联系在于小黑侠本身,这架可以折叠的无人机身上有许多浙江制造的身影,像是天线就来自于乐清的海通通讯。在行业里,海通的体量不算特别大却很有名,因为他们总是能在第一时间获得诸如TCL、联想、三星、小米、华为等高科技公司的垂青,将明星产品的天线解决方案交给他们。
天线领域的私人订制
自去年年初以来,在通讯行业从业20多年的牛俊伟愈发觉得,做手机是一件与时间赛跑的事。过去一年,国内手机市场总共发布519款智能手机,包括华为、小米、魅族、乐视等在内的厂商都有数款新品面世,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
这也导致,过去一年牛俊伟和团队不得不长时间和客户待在一起,帮助他们设计最优的天线解决方案。他常跟人说,10多年前,摩托罗拉、诺基亚这样的手机厂商研发一款手机的周期大约是10个月以上,这些年芯片和屏幕的成熟度早已今非昔比,但研发周期依然没太多变化。
问题就出在天线上。用过早年间手机和小灵通的人都知道,那时的手机天线真的是一根长长的金属线,有的还可以伸缩,拉长后能保证信号质量。现在的手机上早已看不到这样的天线,更多时候它被埋到了手机壳里。
“这也意味着天线从原本相对独立的空间走出来,和其他元器件挤到一起,自然要求天线团队从手机设计之初就介入,调节天线和其他部件的空间。”牛俊伟说,“某种程度上,我们也算是私人订制。”
而决定手机天线设计工作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手机壳外观设计,机身厚薄程度等,有时候一些细微的变化就需要天线设计方重新调整方案。最长的一次,牛俊伟和团队与客户前后花费了一年时间,期间经历了大量的测试,投入的资源是常规项目的10倍以上。
定制化确实难做,但一旦做好就很容易建立行业地位。这些年海通通讯迅速建立了行业地位,并逐渐将在手机行业的优势转化到其他电子消费品上。他们能拿下小黑侠的订单,绝非偶然。
七成订单来自于明星产品
通常情况下,电子消费品厂商在推重要新品的时候,会在大量供应商里找合作目标。对于像联想、三星、华为这样的公司,价格便宜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他们更希望与行业的佼佼者合作,降低综合成本。
这恰好是海通通讯成立10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2011年,牛俊伟辞职加入了海通通讯,负责筹建上海研发中心。从那时起,海通通讯就定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研发中心距离主要客户群的距离不超过3公里,并建立“快速反应”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和客户的沟通成本,实现和客户“几乎每天都在一起”。
手机行业的客户与时间赛跑,作为上游配件商的海通只能跑得更快。海通常见的做法是比客户的排程还要早三个月做准备,包括人员和硬件投入,在设计方案最终敲定前,所有资源已经到位了,可以迅速投入量产。
“我们目前七成的订单都来自于知名公司,对应的是他们的重要新品或者明星产品。”牛俊伟表示,如今天线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海通团队却越做越顺,“现在我们已经具有汽车、笔记本、手机及其他移动终端天线的设计、研发和生产能力。”
跑得更快的“隐形冠军”
今年1月份,海通通讯获得经信委颁布的浙江省“隐形冠军”的称号,这是对海通通讯市场占有率的肯定。
不过,海通通讯现在所擅长做的只是天线领域的一小部分,也不是利润最高的部分。显然,海通通讯高层已经感受到一些紧迫感。这也是为什么研发在海通营收中的占比常年高于13%——在科技领域,这已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去年,华为的研发占比为15%。
“我们正在与一家新材料公司合作,通过使用一种纳米晶合金新材料的技术,研发生产手机无线充电设备,目标客户就是三星。”牛俊伟说,“在5G领域已经与西安电子科大达成合作,进行人才和技术的储备。”
这些布局有望在2017年开花结果。最先出来的可能是对技术要求更高的小型阵列天线,能够满足更严苛的通讯需求,可被运用于像无人机,甚至与医疗、工业、军用等相关的特种设备上。
身处瞬息万变的电子消费市场,海通通讯只能越跑越快。
2025-04-30 11:24
2025-04-30 11:23
2025-04-30 11:22
2025-04-30 11:21
2025-04-30 11:20
2025-04-30 11:19
2025-04-29 14:04
2025-04-29 14:03
2025-04-29 14:02
2025-04-29 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