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无人机频出事故 飞行安全仍是痛点

2016-11-10 08:03 性质:转载 来源:锋观点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这几年以来,消费级无人机越来越智能化,定价方面也容易让人接受而逐渐被大众认可。此后就不断有新的无人机厂家加入到消费级无人机行业当中瓜分...

       这几年以来,消费级无人机越来越智能化,定价方面也容易让人接受而逐渐被大众认可。此后就不断有新的无人机厂家加入到消费级无人机行业当中瓜分这个巨大的潜力市场。
       可能多轴升降无人机在刚出现的时候,大部分人对它的印象只是停留在较高端的电子玩具。可是近两年无人机在功能性上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这种老旧的观念逐渐得到改变。
       而在全球无人机行业当中,国内的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无疑是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目前大疆旗下的无人机产品在全球消费市场里面就占据了 70% 以上的份额,公司估值更是达到了 100 亿美元。
       虽然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发展非常热闹,但其实到目前而言无人机的稳定性还不算是十分成熟,因为硬件或者软件失灵的关系导致无人机偏离原设定航线,甚至不受控制无法飞行等原因造成 “炸机” 的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无人机公司每一次推出新型号产品,除了软硬件的常规升级之外,最重要就是无人机自动避障或者智能返航等安全性功能的提升。
       例如大疆创新最近推出的新型号 “御” 折叠四轴无人机,它搭载的 FlightAutonomy 系统就是为了实现避障和精准悬停。里面包含了五目视觉系统、GPS/GLONASS 双卫星定位、超声波模组、智能传感器等,这个自主避障系统比起上一代大疆精灵 4 的四目避障更加高规格了不少。

       不过即便如此,已经拿到大疆御无人机的用户已经有人出现炸机的情况了。据这位大疆御用户表示,在使用御无人机直升起飞之后,突然就丢失 GPS 信号,导致无人机撞到建筑物而损毁。

       其实大疆无人机炸机情况早已不是十分罕见的事,设计网络或者科技论坛等都有大量这样的事例,其中以大疆无人机占据了多数。当然,炸机报告中大疆占了多数主要是因为大疆无人机的出货量占据了消费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
       在大疆的御无人机发布前些天,一直专攻于开发生产运动相机的 GoPro 也推出了自家的第一款四轴无人机 Karma,而且同样是可折叠设计。这款无人机在发布之时曾被誉为狙击大疆无人机帝国的最强对手,然而近日 GoPro 公司就宣布要求全部召回 2500 台 Karma 无人机,因为这款无人机会在飞行过程中有低概率发生电池断电的致命缺陷。所幸目前还没有因此而造成人员伤害或者财产损失,召回的 Karma 无人机会全额退款给消费者,并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再重新销售 Karma。

       这里顺便提及一下作为行业搅局者的小米公司在 5 月份通过直播的方式发布了一款售价低至 2499 元的无人机,对于大疆无人机这种最便宜都要四、五千以上的定价来说确实很具价格诱惑力。不过尴尬的是,在小米工作人员直播无人机飞行的时候,小米无人机当场就发生了炸机情况。9 月份的时候还推行过一次产品回收升级计划,估计其主要目的也是发现了硬件故障而通过这种方式召回产品,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飞行安全性。

       通过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就不难发现无人机就算经历了发展迅速的几年后,飞行安全性低依旧是无人机最大的痛点。而且更有部分不怀好意者使用无人机骚扰居民、在敏感区域飞行等,这些行为也严重威胁了市民的人身安全。
       例如 2015 年 1 月凌晨,就有人使用大疆无人机飞入美国白宫上空区域,最终坠毁在白宫草坪上。

       同是 2015 年 3 月,犯罪分子使用大疆无人机往贝德福德监狱里面偷运毒品、手机和武器。

       在 2016 年 8 月份,一位 65 岁的美国老太太击落了一架在她房子附近转悠的无人机。理由是因为她很重视个人隐私,显然这架无人机已经打扰到她的日常生活。

       今年 10 月份,微博上有用户举报一架无人机在禁飞区域内飞行,以非常接近的距离拍摄飞机起飞。万幸的是这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如果民航客机装上无人机或者无人机被吸入到飞机发动机当中,都会造成重大事故的发生。

       虽然现在大部分无人机厂商都已经划定禁飞区域,但是也有黑客通过虚拟 GPS 绕过禁飞区域的检测。无人机的本身和对于那些不想被打扰的居民或者密集人口、敏感区域来说,相互之间都是带有敌意的存在。
       而对于商务用户来说,无人机的使用动机就纯粹很多。例如偏远地区的物流服务或者灾难现场的救援服务等,京东表示今年双 11 期间将会把无人机送货投入到这次的物流服务中,不过估计也只能实现企业或单位的定点集中投放。对于个人业务来说,我国复杂的城市结构并不适合使用无人机送货,《无人机临时管理规定》 里面也禁止在城市内使用无人机投递货物。

       总体而言,无人机目前还是处于极度缺乏监管的情况。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 《轻小型无人航空器运行暂行规定》,但是具体的执行和监控难度还是相当大,主动登记并接受培训的无人机和飞手更是寥寥无几。
       相信未来无人机市场的发展形势还是较为乐观的,但同时我们更应该遵守相关的无人机法律法规,无人机企业也应该开发更安全稳定的飞控系统。只有当无人机的飞行安全系数足够高的情况下,无人机才能更好为我们服务并更容易让人接受。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