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工博会高校项目预览:同济推出厘米级精度无人机探测珍稀植物

2016-10-27 08:00 性质:转载 来源:澎湃新闻网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极视1号”无人机在户外试飞。校方供图犹如给无人机添上“千里眼”,搭配上一款特制的低空遥感传感器后,无人机能极目千里,且观测精度高,可探测多种...


“极视1号”无人机在户外试飞

犹如给无人机添上“千里眼”,搭配上一款特制的低空遥感传感器后,无人机能极目千里,且观测精度高,可探测多种生态信息,甚至可以准确定位珍惜植被。 

10月26日下午,澎湃新闻从十八届工博会高校项目发布会上获悉,上述由同济大学研发的新式无人机,将从11月1日至5日亮相第18届工博会高校展区。 

发布会现场,沪上其他多所高校也介绍了各自即将展出的科研亮点,这些产品也是即将到来的十八届工博会高校展区的重点所在。 

同济无人机:可探测珍稀植被

专业名为“极视窄带多光谱阵列航摄仪”,又被称为“极视1号”的新型无人机,是同济大学测绘与信息学院刘春教授团队历时三年研发的成果。 

刘春介绍,目前市场上尚缺乏成熟的无人机机载多光谱成像系统,现有产品存在像幅偏小、光谱单一、曝光时间过长、续航时间不足等弱点,直接导致搭载无人机在高速飞行时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影像会出现严重像移、光学影像分辨率低、缺少足够的光谱信息而无法识别生态信息等。 

“极视1号”则采用大面阵传感器,具备稳定的量子效率,帮助获取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数据。刘春介绍,该系统成像清晰,每个波段影像的光谱分辨率高达10纳米,地物分辨率最高可达10毫米/像素,能有效形成厘米级精度的多类遥感影像产品的获取能力。 

此外,这款产品还具备高度的定制性。刘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不同的植被、农作物、湖泊、河流的光谱特性不同,但只需要为“极视1号”换上相应的滤镜,便可适用不同场景。 

他介绍,凭借出色的遥感观测性能,以及成熟的配套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目前“极视1号”已在精细农业的农情预判、林业珍稀树种的定位和城市违建目标的识别等诸多领域中发挥巨大作用。 譬如“极视1号”在广东丹霞山帮助统计植被“丹霞梧桐”株数,识别成功率已近八成。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