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还是因为对隐私的理解不同
最近瑞典的最高行政法院出台了一项新法案,规定带有摄像头的无人机将被视为监控摄像头。
如果有人想要在公共区域使用这样的无人机,必须提前向当地的相关政府部门提交申请,并交纳一定申请费用。当地方政府认为申请飞行区域的隐私更重要,它有权驳回该无人机的飞行申请。
在这项新规定中,它还将这种带摄像头的无人机和带摄像头的自行车和汽车做了区分,他们认为由于后者能完全受到操作者的控制,因此它们的使用并不属于监控摄像头的范畴。
有意思的是,就在去年瑞典的马尔默地方行政法院曾出台过一条类似的法规,不过它的规定比最高法院宽松多了。
当时的法案称,这种带摄像头的无人机在公共区域拍摄照片并不属于监控,如果它要在像公园这样的区域飞行并不需要向政府提出申请。
因为像公园这样的地方本来就是向每个市民开放的,而由于无人机的续航时间有限,它也并不可能在天空中飞行很长一段时间。
如今,摄像头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我们平常人的生活,从我们每个人使用的智能手机到街角监控摄像头。而随之而来的还有隐私问题,由于关于隐私的不同解释,它也引发了担忧。
此前 Google Glass 刚面世的时候就面临过这样的问题。
曾有一名美国科技记者 Joshua Topolsky 在体验了 Google Glass 后就提出了关于隐私的担忧。当时他戴着 Google Glass 跟带着摄像机的伙伴走进了一家星巴克,他们两人同时都在录影,而在进店后只有自己伙伴的录影行为被制止了,而由于店员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录影,所以他并没有关掉 Google Glass。
2025-04-30 11:19
2025-04-30 11:18
2025-04-29 14:05
2025-04-29 13:46
2025-04-29 13:44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