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院长周路明
正在进行的深圳市政协六届七次常委会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协商会上,市政协常委、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院长周路明表示,深圳应建立一个“技术特区”,开展智能产品等技术的大规模社会实验。
他介绍说,近年来随着深圳房地产价格攀升,原有的产业链资源面临快速流失的风险,深圳目前产业溢出效应背后反映的是IT产业发展的天花板效应,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信号。
“智能制造产业是国内外争夺的战略制高点,智能产业的突破将会围绕智能车、无人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品展开,深圳在需求端、在产业链资源上的优势与发达国家源头技术出现了高度互补的局面”,周路明说,而将东西方创新资源进行战略性的联接,也面临着困难,比如西方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担忧。
周路明建议,关键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提供大规模社会实验场景,即通过在特定区域规划源头创新技术与中国需求端开展联接互动的空间,通过制度创新,形成智能源头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社会实验场景,成为下一轮技术产业的中心地区。
他表示,技术特区有五层含义,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实践区;国际化的社区,园区融合空间,解决国际创新业者宜居创业的诉求;国外创新业者进出便利的绿色通道;新的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加速技术产品的应用。“ 比如建设智能终端产品,像无人机、无人车,大规模社会实验的基础设施,成为全球智能新技术最佳体验地。”而技术特区目前可建立在梧桐湾智能科技小镇、低碳城智能车、无人机小镇以及香港河套地区离岸创新基地,“发挥香港在东西方创新联接中的超级联系人角色,对香港年轻人创业也有帮助。”
2025-04-30 11:19
2025-04-30 11:18
2025-04-29 14:05
2025-04-29 13:46
2025-04-29 13:44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