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DJI、Xaircraft、Power Viroment等企业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上抢尽了风头。虽然在新兴产业里炙手可热,但落到腰包的钱却并不多。DJI在2015年时预计营业额能达到10亿美元,这看起来不错的数据实际上还不如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利润的零头。民用无人机的市场还没有真正被激活。
洛马是创建于1912年的一家美国航空航天制造商,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国防承包商。先进的技术储备与研发力量让它在军用无人机领域横霸一方,其中以RQ-170、Desert Hawk、RQ-3为代表。类似还有诺斯罗普·格鲁门(Northrop Grumman)的Global Hawk、Fire Scout、X-47 Serie。通用原子(General Atomic)的RQ-1和MQ-9。而国内以成飞的翼龙为代表,在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上也能占一定份额。
像无人机这样的军转民技术应用,分析评价它的市场发展态势必然要以有最强优势的巨头为例。就目前市场挖掘的程度来讲,民用无人机是全球无人机市场总体份额的冰山一角。所有民用无人机的企业营业额总和甚至都不如军用巨头中最差一家的净利润高。
2014年环球时报一篇报道称“美决定售韩4架全球鹰无人机 合同价值6.5亿美元”。毫不夸张的说,几架全球鹰的利润就足够让DJI维持公司整年运营的了。甚至连Honeywell这样在无人机领域这种普通级玩家只卖RQ-16都能支撑起DJI。之所以以RQ-16“沙漠蛛蜂”制造的垂直起落的无人机为例,是因为它和平常我们所见的民用产品都是便携式的,却有非常优秀的性能和可靠性。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件中曾担任监测任务。
军用巨头公司的产品优秀有保证,技术也是最先进的,市面新型产品几乎都由他们来制定标准,已然形成了寡头的局面。若军用巨头们真的瞄准了民用市场,以他们的技术实力和成熟的生产套系,除非发生了战略上的失误,新兴企业根本没有可乘之机。
民用无人机市场尚未完全开发,目前只停留在消费级航拍这种“玩具”领域,但当它开始渗透到农业,林业、渔业、建筑业等后,监管部门必然会干预制定相关条例才能继续发展。而在制定标准时,比起民间企业的意见,FAA,CAAC等相关机构当然会直接与行业巨头商谈。当巨头们开始看到无人机的行业级市场价值时,是否会制定与自己利益相合的制度来便于市场的占领呢。
据美国CNBC 8月18日报道,美国联邦航空局(FAA)颁布了新规定,要求无人机必须在驾驶者的肉眼可见内范围内。这一条例让Amazon此前的无人机送货计划泡汤。官方一动手,民营连反抗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实际上,国内这一趋势也已经开始了。2015年网上流传一架遥控操作的多旋翼无人机,在我国某城市上空悬停拍摄,恰好拍到一架喷气式战斗机从前方几百米处飞过。这架航拍无人机甚至还调整了拍摄角度追踪战斗机的身影,直至其消失。由于网上的热传此事惊动了国防部。据中国网2015年的报道,11月26日在国防部月度例行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及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上校如何评论时,吴谦回应道: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无人机的违法违规飞行会对国家公共安全、飞行安全甚至是空防安全构成威胁。无人机不能无人管。国务院、中央军委高度重视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监管工作。要求从生产、销售到使用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系列法规和标准。根据现行法规,所有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都应预先申请,经批复后方可实施。
这一报道标志着民用消费无人机已经开始接近通用航空的空域管理系统。无人机疯狂成长的时代已经告一段落。规章制度的详细制定必将会为民用无人机的发展带来不小的阻力。目前航空业只有中国商用飞机这种靠国家大力支持的才能进入航空业市场,没有国家扶植或大资本的支持民间企业难有出头时。
2025-05-21 13:55
2025-05-20 16:57
2025-05-20 16:46
2025-05-20 16:40
2025-05-20 16:32
2025-05-20 16:31
2025-05-20 16:10
2025-05-20 16:06
2025-05-20 16:05
2025-05-20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