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无人机不仅是待价而沽的商品,其应用领域已不止于军用或娱乐。从灭火救生到保家卫国,无人机已经变成了全能实力派。
从灭火救生到保家卫国 无人机晋升全能实力派
或许提及无人机应用,大多数人的认知还停留在美国“捕食者”对塔利班实施定点清除的场面,或者国内某著名歌手求婚仪式上用无人机运送戒指的浪漫画面。但其实无人机的应用早就不止于此,无人机不仅是待价而沽的商品,它也能奋斗在保家卫国的第一线。希望本文能让诸位对无人机应用边界有更多认识。
用于灭火实战的远红外无人机
日前,天津公安消防特勤支队研究开发了“远红外无人机侦察系统”,并成功应用于灭火救援实战,有效提高了消防官兵在灾害现场的处置能力。“远红外无人机侦察系统”是依托多旋翼无人机,结合红外热成像以及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研制出的一套具有智能分析报警功能的侦察系统,能为消防官兵提供不宜进入、视觉阻碍等特殊环境下的视频侦察,可在夜间、大雾和浓烟等环境下迅速探测热源位置,智能预警。目前,远红外无人机侦察系统已经在天津消防特勤支队正式投入执勤,参与执行灭火救援侦察和信息传输任务。
灾后提供通讯服务的救生无人机
据外媒报道,英国一名印度裔学生帕特尔研制了一架配有救生系统无人机“紧急号”(Exigency),其可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即刻提供通讯服务,以使受灾群众及时与家人和救援队取得联系。在灾后尽快与受灾群众取得联系并疏散群众对于拯救生命来说至关重要。该架无人机会在灾害发生后提供一个临时通信区域,应急反应系统可以使受灾者尽快与家人和营救组织取得联系,以建立疏散营地。
监测海域动态的珠海无人机
据珠海市海洋农业和税务局消息,珠海市海洋环境监测与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日前首次启用了无人机对高栏港荷包岛大南湾海域空间资源进行全面监测。这也标志着珠海针对海洋、海岛及重点岸段空间资源等监测工作及监测水平迈出新步伐,这一进步也为珠海增强海岛综合管控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保护海洋国土的无人机编队
当前,无人机已被应用在海域动态监管中。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域监管中心主任赵建华介绍,为了强化海域监管,国家海洋局从2011年开始将无人机运用到海域动态管理方面,目前已经拥有超过20套各类无人机,从事无人机的专业技术人员达50人,还拥有两个无人机中心(国家无人机数据处理中心、国家无人机测控中心)和三个基地(辽宁、海南、江苏)。据介绍,2012年至今,海域监管中心的无人机共飞行超过400架次,获取无人机遥感影像1万多平方公里,有效提高了海域动态监管的有效性。
参与科考的“极地之鹰”无人机
除了海洋监管,极地科考也是无人机应用的最新亮点。由于极地自然条件非常恶劣,除了使用卫星遥感技术之外,利用无人机进行地面和近地面的遥感、测绘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以及他的团队2014年成立了国内首个将无人机用于极地遥感与测绘的无人机机组。据介绍,目前该团队拥有4种机型共9架无人机,6名飞行员(包括1名女飞行员),已经进行过多次南北极成功作业。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
2025-04-24 10:27
2025-04-23 10:17
2025-04-22 13:08
2025-04-22 13:07
2025-04-21 11:03
2025-04-21 11:03
2025-04-21 11:01
2025-04-21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