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激光雷达和无人机等新科技助力文物保护

2016-08-22 15:47 性质:转载 来源:MEMS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如今,在文物保护领域,激光扫描、无人机等3s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近日,上海市文物局发布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激光扫描、无人机等创新技术都成为了文...

如今,在文物保护领域,激光扫描、无人机等3s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近日,上海市文物局发布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激光扫描、无人机等创新技术都成为了文物保护的新手段。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范杰说道,“如果把建筑遗产的保护比作治疗,那么数据采集就像诊断。假如对建筑遗产的信息采集不到位,就会影响到对该建筑的判断,从而在修复中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说,在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家汇天主教堂的测绘中,就采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工作人员把激光从发射器投射到建筑物表面,得到由上百万个点组成的空间点云,不仅可以在电脑上准确得到建筑高度等很难通过手工测量得到的尺寸,还可以对建筑中的雕像、柱头装饰等复杂的有机形状进行准确捕捉。“这些点云模型比照片更加翔实,成为徐家汇天主教堂的健康档案。”

精准测绘也能为文物的保护开出最恰当“药方”。一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长20多米的单拱石桥,屡遭驳船撞击。研究人员发现,撞击的原因是原本满载的驳船在卸货返航时,吃水减少,左右船舷非常容易撞到桥洞。研究人员用无人机获取该桥图像,建立三维模型,得到危险程度的分布示意图并模拟桥体受撞变形的情景,为修复和加固提供了参考。

曹永康表示,传统的结构变形模拟通常需要首先在计算机中手动建立三维模型,然后输入各种荷载参数。然而,历史建筑形态往往与上述基于理想几何形式的三维模型相去甚远。空中摄影测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随着新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遗产保护中,大幅度提升了文物保护工作的科技含量,使文物保护工作在高效率、高效益的状态下得以不断发展前进。

关于天宝

天宝运用先进的技术使企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更具生产力。天宝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主要集中于需要地点或位置的应用程序——包括测量、施工、农业、跟踪和物流管理业务、公共安全和绘图。除了利用定位技术,如GPS、激光和光学之外,天宝提供的解决方案还包括特定于客户需求的软件内容。天宝利用无线技术向用户交付解决方案,并确保工地和后台之间能够紧密结合。天宝公司成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森尼维尔市。

关于海德斯路

海德斯路作为Trimble 中国区一级代理商,代理Trimble三维激光扫描仪及无人机系列,Trimble TX8 在性能和易用性方面为三维扫描设立了新的行业标准。凭借其在测量速度、测程和测量精度等方面的优异表现,TX8能够为工业测量、工程测量、建筑、现场取证和其它需要高精度和灵活性的应用领域提供优质的数据成果,通过与天宝RealWorks软件强大的数据管理、分析、应用能力,可以为行业客户提供完整的三维扫描应用解决方案。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