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虫灾关头中国航空植保显身手 韦加无人机成中坚力量

2016-08-08 08:12 性质:转载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在农业灾害前,科技正成为减少损失的一大重要力量。近日来,由于多雨高温天气,陕西渭南华阴、潼关、富平等6县市区爆发严重的玉米粘虫虫害,给农作物造成了巨...

农业灾害前,科技正成为减少损失的一大重要力量。近日来,由于多雨高温天气,陕西渭南华阴、潼关、富平等6县市区爆发严重的玉米粘虫虫害,给农作物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以韦加无人机为代表的多家农业植保无人机企业纷纷出动参与灭虫,成为打赢这场虫口夺粮攻坚战的决胜力量。

陕西多地玉米遭“害虫军团”蚕食

图为粘虫蚕食玉米

据媒体报道,近日陕西渭南华阴、潼关、富平等6县市区的粘虫发生面积已经达到30多万亩,达到防治指标面积4.4万多亩。根据陕西省植物保护总站发布的消息,7月份的强对流天气,成为本次粘虫集中爆发的元凶。消息称,由于7月份强对流天气较多,为粘虫成虫迁飞中的沉降、卵的孵化和幼虫为害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秸秆还田面积的不断扩大,也为粘虫提供了栖息繁衍条件。

“眼看玉米被虫子吃成光杆,实在让人心痛!”据介绍,华阴等县目前出现的玉米粘虫是二代粘虫,主要吃玉米叶片,如果防治不及时,粘虫就会直接啃食玉米,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但是,由于部分地区粘虫已经长到3~5龄,通过农药防治,难度已经很大。此外,玉米属于高杆作物,此时生长高度已经很高,很多地面机械很难进入。农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开启国内植保无人机首次协同作战模式

家住华阴市罗夫镇五里村的村名王战地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他家200亩玉米地从8月1日起就开始遭遇虫子肆虐,老王带着儿子王复军手动打药,从4日早上5点忙到夜里20点,仅完成了15亩,虫子吃叶子的速度比他们快。看着临近地块的村民老丁叫来的无人机从5点到9点就干完了80亩,老王也放下手里的器械,喊来了无人机,6日一早刚到10点,老王家的200亩地就干完了。

“夫水镇六个村,1200-1500亩作业面积,急需要两个或三个飞防作业组!”,“孟原镇王师傅,目前300亩,有人接单吗?”,“华西镇周师傅,作业面积500亩,抓紧接单,急急急!”……自陕西渭南粘虫大爆发的消息传出以来,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将来自渭南各地的粘虫防治需求第一时间发送出去,受联盟的感召,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家农业植保无人机企业和飞防服务组织积极响应,先后赶赴灾区进行玉米粘虫飞防防治。

截至8月6日晚间,在韦加、大疆极飞、北方天途等无人机企业的多日持续作业下,病虫害灾情已经得到有效扼制,植保无人机作业的高效率和及时抗灾能力得到了受灾农户的普遍认可。

据介绍,这是国内植保无人机行业首次协同作战,标志着中国农业防治大规模病虫害进入新的篇章。

为农民服务 韦加无人机成救灾中坚力量

图为韦加无人机飞手现场作业

值得一提得是,来自北京的韦加无人机在接到灾情信息后第一时间安排京飞植保服务联盟赶赴现场,投入多款植保无人机确保飞防灭虫工作。

图为京飞植保服务大队之一

随后,韦加董事长指派专人全面部署相关救灾工作,与当地政府对接、收集虫害防治需求、划分区域统一协调作战。凭借长时间多地积累的丰富的飞防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巧,韦加植保飞防队在此次“虫口夺粮”战役中取得了骄人战绩。

在受灾区,随处可见韦加飞手。高温考验下,不少飞手为了减少农民损失,甚至坚持24小时全天候作业。据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最新现场数据统计,在此次奔赴受灾区救灾的100余架无人机中,其中韦加无人机约60架,大疆植保无人机约15架,极飞农业植保无人机12架,全丰航空与农飞客植保无人机5架,北方天途3架,田兵田将汉和植保无人机4架,绵阳云燕植保无人机8架,渭南绿盛植保无人机6架。韦加共投入130余人参加此次战斗,从8月1日至6日,作业4.6万亩,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韦加都称得上是此次救灾防灾的主力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