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植保无人机在进行飞防作业。
8月初,淮南市八公山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飞防示范推广现场会举行,在淮滨村玉军种植家庭农场,伴随着“嗡嗡”的马达声,只见农业植保无人机在低空来回穿梭,不断为田里的黄豆秧喷施农药。看到这样的场面,参加观摩的各镇、村种植大户、合作社骨干及村干部不时发出“啧啧”的称奇声。
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这种MG-1农业植保机具有强劲的八轴动力系统,飞行安全性高,每次可以携带10公斤农药,可喷施近1公顷田地,其每小时作业量可达3至4公顷,作业效率是人工喷洒的40倍以上。无人机支持自动作业,可实现定速、定高飞行和定流量喷洒。另外无人机支持航线断点智能记忆功能,无药时自动记忆坐标点,添加药剂后可一键返回到记忆点继续喷洒作业,确保作业的连续性。
据了解,一台植保无人机一天可作业27公顷田地,喷洒均匀,雾化好。同时,无人机的螺旋桨产生的风力可以掀开植物,让农药喷到植物根部,对农作物伤害小,综合防治效果较好,避免了人员暴露于农药中的危险,提高了作业喷洒安全性。飞防植保的高效率,适合于集中连片的大田农业生产。
玉军家庭农场负责人杨玉军介绍,他的农场种植有30多公顷黄豆,以往,打农药都是人工背负药桶,劳动强度大,累人。另外,施药人员在田里来回走又伤苗,大热天时,人还容易中暑。而有了植保无人机,不仅速度快,超过几十倍的人工,还省事。下一步,自己的家庭农场及联合社,也打算引入植保无人机,提高效率,解放劳力。
八公山区农林局负责人告诉淮南网、淮河早报记者,八公山是豆腐的发源地,传统上,淮滨湾这一片以种植大豆为主。本地大豆品种是制作豆腐的好原料,因此,大豆种植也是八公山区一个主要的种植方向,区里更鼓励农民多种大豆。此次,区里组织大疆农业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现场会,就是希望推进高科技在农业特别是在大豆种植上的应用。下一步,将争取跟上级反映把植保无人机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区里也将从其他途径给予购机者一定的补贴,鼓励农民用科技解放生产力。
2025-04-25 11:29
2025-04-25 11:28
2025-04-11 10:32
2025-04-11 10:27
2025-04-11 10:24
2025-04-11 10:22
2025-04-11 10:00
2025-03-28 11:06
2025-03-28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