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无人机的每一次亮相,都会牢牢地吸引到大家的眼球,有些无人机比如大疆之类甚至被迫饥饿营销,供不应求。 但有家公司宣称,现在市场上的无人机都处于初级阶段,只有安装上他们的智能平台方案,就比如大白安装上超能的芯片,才能像手机从直板机到智能机一样,实现智能化的飞跃。 甚至这家公司还宣传,从2016年3月至今,就已经完成了此项方案的研发、试验,到量产的整个过程!而且毫不夸张地说,完全领先于行业一年的时间! 这就是宙心科技,一家专注于智能飞行控制系统、计算机视觉等核心技术及产品研发的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无人机/机器人(24.99 -1.46%,买入)智能平台解决方案和服务的一家公司。 近日,宙心科技联合华为海思发布了ZEUS(宙斯)无人机/机器人智能平台解决方案。想做智能化无人机的“芯”,让无人机变得像大白一样温暖,真正降低无人机的研发和生产门槛。
从左到右依次为陈更新、李竹、杜旭峰让无人机真正进入量产阶段
在宙心科技联合创始人陈更新看来,做ZEUS,完全是基于对市场的判断。 “我们从行业观察来看,智能硬件的需求在不断上升,从2014年底开始,无人机正在逐步向智能化过渡,逐步摆脱之前没有任何智能化算法的状态,处于抛物线急速上升的阶段。” 对于传统的无人机来说,很多都是小作坊生产制造出来的,做出来的东西差别也很大。所以这也导致无人机和智能手机在出货量方面无法相比。以大疆为例,每个月出货几十万已经算是行业的佼佼者,而手机的出货量基本每个月都在上百万。 “宙心就是想把原来积累的经验,转化为无人机标准化生产流程中的助推器,把生产制造环境中必须要过的一道坎轻而易举地跨过去。”宙心科技CEO杜旭峰说道。
这本身跟宙心团队之前做手机的经历相关,在创办宙心之前,杜旭峰及其团队历经摩托罗拉、爱立信、索尼等公司,专注于手机方面的研发。
“为什么选择无人机而不是手机,就是因为手机行业已经从10多亿的峰值上降下来了,下滑的趋势在2015年变得很明显,整个手机行业也趋于饱和,除了大的玩家,其他的人已经没有大的发展机会了。但手机智能化相对无人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和结合点。”陈更新说道。我们要做的是真正的“中国芯”
本次发布的ZEUS方案,就是宙心科技与华为海思合作,以华为海思智能芯片为核心处理器,集成了影像、图传,飞控和电调等功能,共同打造的无人机/机器人智能平台解决方案。为了降低无人机厂商的产品研发和生产难度,宙心科技同时提供了标准的生产流程及配套的生产工具,帮助客户快速实现无人机的产品化。 杜旭峰介绍说,目前,全球排名前列的无人机厂商,都把设计和制造的产业链放在了中国,高通为了抢占这部分市场,尤其是中国的市场,也专门收购了一家飞机公司来研发无人机的芯片。 但华为海思跟高通相比,解决了高通芯片发热的问题,更具有性能上的优势。除了手机芯片只提供给自己的手机外,华为海思是华为专门在安防方面所做的布局。 在陈更新看来,“华为海思在安防产业上做的很好,全球70%的市场都是华为海思的。因为安防的环境通常都是极其恶劣的,所以比如极寒极热、刮风下雨等环境,都适应的很好。这个正好跟无人机相吻合,无人机所处的环境也是如此。”
而华为海思销售负责人潘江东也认为,作为一个科技公司,海思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也有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更愿意投资有理想、有愿景的、有创新能力的,包括有远见的公司。所以选择跟宙心在一起,就是因为宙心不仅在智能平台上有非常好的优势,无人机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宙心和海思可谓一拍即合,双方都觉得彼此很有实力,于是马上就进行了深度合作。这样一来,无论从原始的芯片,还是芯片落地的解决方案,全部都是由国内的公司来完成,ZEUS真正可谓是一颗红彤彤的“中国芯”。 “我们之所以保密这么久,就是因为本身希望厚积薄发,先把产品做出来;再加上海思也非常低调,比较慎重地对待进军消费类硬件市场,所以双方都准备好了,我们就来了。”杜旭峰也解释了近期才宣布合作的原因。解决芯片最后一公里的应用落地问题 宙心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兼CEO杜旭峰表示,宙心的创始团队从2015年初就开始专注于无人机领域的研发。 而通过长期大量的调研发现,让无人机真正满足航拍业务,而不是单纯地用多轴挂个相机,“智能平台+智能算法”就变成了整个产业智能化升级换代最最需要的东西。杜旭峰也相信,这个变革可以为整个产业带来最大价值。 也就是说,宙心科技提供核心的解决方案,而无人机厂商只要做好设计、飞控等适配就可以了。跟用户对手机的需求类似,有些人想要华为旗舰版手机,有些人想要红米,宙斯都可以提供对应的无人机解决方案,无论是高端机、中端机、低端机。 再加上华为海思的开放性,无人机所烦恼的软硬件技术难题都可以通过宙心的方案所解决,区别只在于不同适配方案,去应用于不同的厂商。 “其实无人机就是会飞的机器人,而且我们新的产品也会给无人机以及机器人在智能化方向有好的推动力。我们也希望以后我们可以做成像大白的芯片一样,可以真正做到拟人化的解决方案。”陈更新描述了宙心的愿景。 对于初创的科技企业来说,速度一定是优势所在。让杜旭峰和陈更新一直特别自豪的就是宙心科技的发展速度。从3月份开始跟华为海思合作,到现在为止,ZEUS已经从研发到了可以量产的阶段。 “这是我们第一次的探索,虽然早期就看到了这个点,也想做这样的事,但这个速度本身我们也挺惊讶的。之前我们都不说话,连朋友圈都不发,就销声匿迹地干活,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长大啦。”陈更新自豪地说。英诺一见钟情式的投资速度
上图是宙心科技发布会现场沙龙环节,嘉宾依次为:郑卫锋(最左),智行,华为海思,艾瑞电子,祝晓成(最右)
“我们其实谈了两家投资机构,另外一家想分两批投资,而英诺就非常爽快,了解到事情之后,马上就拍板了,即便当时我们的公司还没大的起色。”杜旭峰谈起融资情况来特别的感动。
而对于英诺天使创始人李竹来说,感觉第一次看到杜旭峰和陈更新,就是看到了两个为整个科技爆发、智能化浪潮而激动的年轻人,于是一见钟情。
在他看来,行业的发展正好在这个时候需要这样的一家公司,浪潮刚刚起来,小型化的无人机,一些家庭化的服务机器人,都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 “从对行业、团队的判断,我们很快就决定投资宙心。在这家公司成立不到3个月的时间,我们就签署了合作协议。我们相信,宇宙之心、创新之心、年轻之心一定会飞向更远的未来,为整个行业推动注入更多的力量。” 主投宙心科技的臻云创投创始合伙人祝晓成也表达了统一的判断,虽然无人机在业内说法很多,但普及率并不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机会。 “无人机未来会是智能的机器人也好、飞行机器人也好,我相信有很多想象的空间,它会在我们熟知的航拍等这些领域,以及其他的消费领域有所作为,这也是我一直关注的一个地方。” 臻迪机器人创始人郑卫锋,既是行业内的创业者,又是臻云创投的合伙人,他用数据阐述了属于这个行业的机会。“大家可以看到,2015年无人机在美国的销量是100万台左右,2016年最新的预测是280万台左右,这还只是1000美元以上的销量,不包括低端无人机的销量,所以这个市场真的是蛮大的。” 据他了解,现在国内有700家到1000家左右都在做无人机,但真正在卖无人机的只有几家,真正在十万台以上批量生产的更少。真正的问题还是技术,只要一飞一比一测,性能就非常关键。所以怎么让消费者体验更好,怎么解决行业用户的应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郑卫锋也表示,之所以选择宙心,就是因为宙心的创新。无人机市场到底有多大不好说,但相关平台一定会在未来有很大的愿景。对于宙心来说,既选择了海思作为合作对象,又选择了做无人机+机器人的平台,因此臻云创投还是非常看好它的。
2025-03-20 11:39
2025-03-20 11:38
2025-03-20 11:37
2025-03-20 11:26
2025-03-20 11:25
2025-03-19 10:33
2025-03-19 10:32
2025-03-19 10:22
2025-03-19 10:19
2025-03-19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