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机送货一事上,马云曾发表过“与其发展无人机,不如考虑送人上火星”的惊人言论,对其发展前景颇不看好。理由是,物流行业需要人的智慧与情感,无人机在送货范围、时间、安全与合法等方面问题多多,真正要发展需要时间。这里,马云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与其让无人机带动物流行业发展,不如发展智能物流。
物流行业待提技术降成本 智能物流大有可为
2011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为155.4万亿元,到2015年全社会物流总额为229.8万亿元。从这五年间的发展全社会物流总额来看,我国物流业总体处于平稳发展期,增速开始变缓。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物流费用来看,2014年我国物流成本在GDP占比约为18%,是美国8.5%的2倍有余,物流成本明显偏高。2015年这一比例降至16%,但仍然比欧美日等国高出两倍有余。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物流行业重要考题。
我国物流行业成本高企,物流行业发展增速变缓,亟待智能物流改造。
智能物流,可以理解为利用条形码、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处理和网络通信技术平台广泛应用于物流业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基本活动环节,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自动化运作和高效率优化管理,提高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减少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消耗的物流系统。
与传统物流行业相比,智能物流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技术,能提供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水平 与绿色化的服务,为物流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这轮物流改革浪潮中,将大有用武之地。
政策利好 国内智能物流市场破千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中国智能物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2008年我国智能物流市场规模仅为620亿元,到2014年智能物流市场规模超过1800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
政策驱动是近年我国智能物流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提出,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推进联运、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制造业务流与供应链管理等12项重点任务;
2015年6月1日商务部网站发布了由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旨在加快构建全国骨干流通网络,努力提升流通节点城市功能,更好发挥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进一步释放消费力。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推动流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流通创新发展,加强智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拓展智能消费新领域等内容。
频繁的政策利好下,智能物流快速发展,前景看好。
智能物流潜力巨大 助力生鲜电商发展
智能物流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里,都具备极强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生鲜电商领域。
2011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仅为10.5亿元,到2012年增至40.5亿元,同比增长286%,到2013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为130.2亿元,同比增长221%,2014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为260亿元,同比增长100%,2015年市场规模为560亿元,同比增长115%。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年均增速超过100%的成绩,显示出生鲜电商强劲的发展动力。但与此同时,生鲜电商还面临规模小、竞争弱、生鲜供应链较难完善,损耗大等发展难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之一是打造好冷链物流或是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合作,并用大数据技术(DT)的智能分析策略提高供应链效率。
2025-04-17 15:37
2025-04-17 11:00
2025-04-16 10:54
2025-04-14 10:21
2025-04-14 10:12
2025-04-14 10:10
2025-04-14 09:50
2025-04-11 10:30
2025-04-11 10:02
2025-04-10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