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涌镇环保分局接到市民投诉,河对岸有比较浓重的汽油味,蔓延有好几公里。
怎么办?这一次,市环保局请来了无人机帮忙,12分钟就完成了河对岸二三十家企业的空气质量监测排查,并现场处理数据锁定3处可疑污染源。如若没有无人机,这项工作大约需要2位执法人员马不停蹄排查一整天。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参与环保应用的无人机中成功实现气体监测、热红外技术等应用,东莞在全国都属第一家。
听起来好像很神奇。无人机到底是如何开展环保监测的呢?今天上午,市环保局就特意邀请记者现场观摩,为大家揭开神秘面纱。下面看现场图片,我们的无人机也是萌哒哒的。
无人机登场了
呆萌的无人机上场了。
橙色的长方形机器就是搭载的气体监测仪了。
边长不超40厘米能同时监测四种气体
工作人员从小车后备箱里,拿出了今天有点呆萌的主角,一架边长不超过40厘米的无人机。四个支架腿让它能稳稳地站在地上。
但和一般的无人机不一样的是,在它的中间部位,安装有一个橘色的长方形的“气体监测仪”,与气体监测仪相连的还有一个白色的“吸气口”,用来把空气吸进监测仪里。
市环保局环监分局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架无人机能同时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VOC四种气体。
“这四种气体也是空气污染中比较普遍的污染源了。”上述工作人员解释说。目前,无人机监测仪一般卡伊监测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硫化氢、VOC等。根据工作需要,他们将在无人机上安装不同的监测仪。
无人机起飞工作了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飞到河对岸的无人机,你找到了吗。
1秒采样监测一次实时传输拍摄图像
现场,在无人机起飞前,需要让监测仪预热10分钟。“呜呜呜”,随着小小的鸣叫声,无人机从河边的水泥路上正式起飞,向天空冲去并驰向河对岸的监控区。
“应该根据风吹来的方向飞,不要直线飞。”“好的,好的。”现场,工作人员之间随时互动调整着无人机的飞行航道。
一条线连接无人机和电脑,数据现场输出处理。
又酷又帅的无人机操控工作人员,有没有。
无人机飞过监测的区域,在遥控器连接的视频上均可以实时传输回来并实时观测。工作人员同时通过手动拍照提高传输回来的图像像素。
“无人机可以实现1秒采样监测一次(气体监测),并实时传输回拍摄图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后期处理中,只需要把气体监测数据导出寻找到监测峰值在那一秒,并于传输回来的图像结合,就可以大致确定可疑污染源。
归航并进行数据处理
最后来张近照,无人机工作12分钟后,气体监测仪上的结果显示是这样的。
12分钟完成任务监测发现3处可疑污染源
12分钟后,无人机再次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完成任务归航,无人机又稳稳地降落在江边的路面上。
工作人员现场把无人机监测仪与电脑相连,进行数据输出并处理。在输出的数据中, 3个地方出现了气体监测数据的峰值,大致排查出3个可疑污染源。
随后,根据首次排查结果,无人机再次起飞,对3处可疑污染源进行进一步的精确监测。接下来,市环保局将联合当地的环保分局对可疑污染源进行现场精确排查查处。
“无人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让很多原本人工排查难以到达的地方都可以定位监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25-04-11 10:32
2025-04-11 10:27
2025-04-11 10:24
2025-04-11 10:22
2025-04-11 10:00
2025-03-28 11:06
2025-03-28 11:02
2025-03-21 15:36
2025-03-21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