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俯冲投放传单,平稳悬停空中侦察……4月12日,黔中清镇某训练场,贵州某预备役师无人机操作培训如火如荼。在20余名官兵的操控下,数架革新改装的民用无人机腾空而起,在空中流畅地完成悬停、抵近侦察、快速撤离等战术动作。
“预备役部队抓军事创新等靠不得,关键是要着眼战时所需,善挖、深挖预备役官兵创新实践这一‘富矿’。”盯着起起落落的无人机,师长刘黔生谈起了该师激励官兵革新攻关民用技术、助力部队打赢实践的起起落落。
前年底,该师拓展编兵范围,到驻地新成立的高新产业园区纳编了一批高科技人才。某公司军迷巴航积极申请,被纳编为炮兵指挥部预备役侦察参谋。
“都打信息化战争了,我们的侦察还完全依靠目测眼观,怎么能打得赢?”去年4月,部队阶段训练后复盘,刚穿上军装的巴航结合“阵亡”经历放了一炮,“炮兵侦察应该引入无人机,让我干,准行!”
“才当几天兵,就来指指点点!”“一个预备役参谋,好大的口气”……巴航的“异想”引起一片议论。师领导没有急于下定论,他们认为,战斗力的提升有时就是需要“脑洞大开”,而巴航敢立“军令状”也有他的“道道”——他所在企业正在研发民用无人机,他个人曾多次在国内相关比赛中获奖。
“如果无人机能够民转军,确实可以成为重要的新型作战手段,可以弥补预备役部队装备缺口造成的训练短板……”经过调研论证,师党委决定大胆放手让巴航组建无人机分队,并给他配了侦察科长徐化运等9名现役和预备役助手,明确要求:无人机不仅要在训练场上飞起来,更要飞出战斗力。
战斗力何来?该师组织侦察、通信、装备等相关业务骨干集思广益,紧盯“无人机保障训练打赢”梳理出自重载重、航速航时、遥感操作、信号传输等6方面23个对接实战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训科还结合应急应战提出“高海拔强气流、翻山谷越林海”的极限考验。
战场考题就是攻关课题。巴航们紧盯部队“订单”攻关革新:几名预备役骨干割爱拆除射灯、喷雾等“炫酷”部件,硬是在无人机的方寸空间研发加装了高能电池、精密传感器、迷你机械手等硬件……嵌入更多“作战基因”的无人机,性能逐渐满足了训练和实战“刚需”。
去年5月,该师野外驻训综合演练,“民转军”无人机克服山高林密、通信联络等困难,出色完成空中侦察、物资投送、播撒传单等应急任务,依据无人机定位传输的三维地图。我方顺利对“敌”实施精准覆盖。首秀出彩,官兵对“空中战友”致以热烈的掌声。
创新无止境。一飞惊艳的无人机分队,又大胆提出“利用固定翼无人机速度快、目标小优势,联合步兵作战、对‘敌’自爆攻击”,研发其直接作战功能。然而,这次他们却栽了跟斗:训练中一架无人机多次失联偏航,一架无人机直接撞山摔毁。
“创新要量力而行”“再摔飞机谁来买单”……面对质疑,师领导态度鲜明:“改革创新肯定有风险,军事领域创新,挑战和风险都更大,放手去干,师党委为失败‘兜底’!”有了这支强心剂,无人机再次放飞。
既撑腰更给力。师领导请来省气象局、体育局专家问诊把脉,解决无人机减身重、增翼展稳定性问题;协调某精工企业定制高分辨测绘相机,突破目标识别率和清晰度瓶颈;抽调警调连战士担当“牧机人”,在各种地形、风力条件下组织放飞员、主控手和武器手分训合练,最终把固定翼无人机修炼成战场杀手锏。
武器亮剑,实战检验。今年初,该师山地步兵进攻战斗演习火药味十足,巴航和分队骨干隐身林间主控两架无人机穿云破雾,越过浓烟、炮火障碍抵近敌阵,急速俯冲正中暗堡自爆攻击,为步兵进攻开辟安全通道。在场省军区领导和专家称赞:“‘民转军’无人机直接投入作战,为预备役部队丰富火力打击手段作出了有益尝试。”
师参谋长田勇告诉笔者,在巴航等官兵的示范带动下,今年,该师更多预备役官兵热情高涨投身创新实践,他们革新研发的侦测攻击机器人、高清自动报靶系统等成果,正在推动部队训练水平水涨船高。
为战斗力创新注入不竭动力
■中国国防报 作者:■曾科 熊亮 代昊
小小一架民用无人机,经过革新攻关,成为能够担负部队应急应战任务的新装备;亦兵亦民的预备役官兵,有部队帮助他们明方向做“兜底”,成为担纲战法训法创新的主力军……贵州某预备役师创新实践能够结出硕果,关键在于师领导找准了自己在创新中的定位——设计师和保障员。
由于官兵的主体非现役,个别预备役部队在战斗力建设上满足于“人员拉得出”“应急过得去”。对创新驱动,觉得无从下手或是难有建树。殊不知,地处军地接合部的预备役部队在创新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了解实战所需、清楚地方所能,只要把握好“关节点”,就能够有更大的空间和作为。
关节点在哪里?首先是要准确“定向”。在人员、装备编组之初就要选择蕴藏战斗力的“富矿”。要着眼信息化战场,突出专业人才、通用装备的征召,明确民转军的“端口”所在,紧紧围绕训练打赢提需求、交任务、下订单,确保创新实践能够给力训练、服务打赢。
其次,敢于“兜底”。要积极为官兵创造各种资源调配、制度机制、人财保障等条件,营造出小亦有为、人人要为、尽力而为的创新局面。创新尤其要宽容失误。当官兵创新遭遇挫折甚至失败时,要给予他们充分支持和信任,帮助解决困难和矛盾,努力汇聚军事创新发展的涌流,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添砖加瓦。
2025-04-11 10:32
2025-04-11 10:27
2025-04-11 10:24
2025-04-11 10:22
2025-04-11 10:00
2025-03-28 11:06
2025-03-28 11:02
2025-03-21 15:36
2025-03-21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