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田野中,无人机上下翩跹起舞,将农药均匀洒向每一片枝叶……农业植保无人机喷洒作业的情景,在未来的泰州或许将成为常态。
近日,无锡数字鹰科技有限公司在市农业开发区投资亿元建设无人机研发、制造和培训基地,年内有望形成千架植保无人机生产能力和10万亩病虫害植保飞防面积。
作业效率高
一架无人机可抵30个农民
无人机究竟是啥样?记者在该公司看到,无人机外观看上去一点也不像普通的民航飞机,倒是更像只长有六条腿的长腿蜘蛛,每条“腿”上还各有一个螺旋桨。让人称奇的是,这款无人机还可以折叠,不用时可将六条长腿像伞一样收拢。
无锡数字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乐春介绍,公司从事无人机研发已有近10年时间。目前研发的植保无人机共获得专利6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0多项,外观设计专利1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40多项。
无锡数字鹰的无人机有何独到之处?在公司的空场地里,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遥控试飞。六只螺旋桨一起转动后,无人机“吱”的一声顺利起飞。在技术人员的遥控指挥下,无人机在空中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一会前行,一会后退,一会翻转,像一个精灵一样,动作敏捷,姿态优雅。
公司技术人员介绍,除了遥控操作外,该无人机还可执行自动操作。公司开发了相关自动控制软件,在相关界面设定好飞行轨迹后,无人机就会自动飞行,完成任务后还会飞回起飞点,这时就可以补充药水并用配备的发电机充电。
据了解,数字鹰公司推出的植保无人机专为农村作业环境设计,可装载5至10公斤药水起飞,每天喷洒作业面积可达300至500亩,相当于30个农民的作业效率。
配套服务好
将全力打造五大中心
据业内统计,当前全国投入使用的植保无人机不到4000架。
无人机推广的主要瓶颈是,目前我国现有的植保无人机市场存在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专业飞手紧缺等问题,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陈乐春说,和其他农业机械不同,植保无人机远不是飞机本身那么简单,飞机性能好并不代表能打好药,人、机两要素缺一不可,尤其是对飞手的操控要求比较高。再好的飞控系统,再先进强大的功能,没有了飞手的得力操控,也难以发挥作用。此外,售后维修保障、飞防数据库等的资源支持,都关乎植保无人机的作业能力和赢利能力。
无锡数字鹰的理念是:无人机想飞得“稳”,“地面”功夫要做足。
据介绍,该公司建设中的无人机项目集植保无人机研发、生产、培训和飞防服务于一体,将打造国内植保无人机全产业链。
此外,项目还将建设飞防服务呼叫中心、飞手培训中心、大数据云平台中心、标准制定中心、植保无人机检测中心五大中心。陈乐春说,植保无人机就像汽车一样,需要有4S店、有驾校、有行业标准等,只有这些配套到位,才能保障植保无人机的作业能力,才能让农民真正节约成本赚到钱。建设五大中心,就是要用服务来保障无人机发挥应有的价值。公司已经和江苏牧院、机电学校等院校合作,未来将在公司的培训中心培养大量技术优良的飞手队伍,从而为无人机规模化推广奠定基础。
启动速度快
计划6月份正式投产
在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加紧进行厂区建设。
陈乐春介绍,该项目计划5月份设备进场调试,6月份正式生产,年内将形成千架植保无人机生产能力。
在陈乐春看来,公司的无人机规模化量产已刻不容缓。一方面,从政策层面看,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要“加强农用航空建设”。农业部于2015年制定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中,提出了几点减少农药使用的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大力开发和应用现代植保机械,用大中型高效药械代替小型低效药械。另一方面,从公司内部看,相关技术已经成熟,研发的无人机具有作业效率高,能节约农药30%至50%,节约水90%等种种技术优势。
此外,公司之所以选择落子泰州,也是看中了泰州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泰州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村的土地开始大量集中,农业经营主体也开始从小型的家庭向大规模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社等主体转变。土地规模经营之后,低效率、高成本的传统喷药方式就无法满足其植保需求了,同时这也意味着植保无人机将得到大展拳脚的机会。
处于黄金发展阶段的我国植保无人机市场,正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增长,业内预估这将是一个超百亿级的大市场。面对这样大好的机遇,无锡数字鹰公司提出,短期内尽快将泰州打造成无人机植保示范点,进而逐步辐射全省乃至全国。(文中面积计量单位1亩约为0.0667公顷)
2025-03-26 10:27
2025-03-26 10:23
2025-03-26 10:22
2025-03-26 10:20
2025-03-26 10:18
2025-03-26 10:17
2025-03-25 10:46
2025-03-25 10:45
2025-03-25 10:43
2025-03-25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