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飞离地面。
今后,电力巡线将不再翻山越岭,爬高上低,望远镜也将“退休”。昨天,省会首个电力巡线无人机正式上岗,无人机上携带有16倍光学变焦镜头,可将线网上的细节实时传送给地面工作人员,而且还能根据需要更换为红外测温摄像头。
4月7日下午,在建的河北奥体中心东侧两片麦地中间的道路上,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的杨明智和陈旭从车上抬下一个“不明物体”——它有8个黑白相间的“翅膀”,翅膀下面安装有镜头,两条细长腿支撑着它的身体。“这是电力巡线无人机。”运检室专责苏图强介绍,“翅膀”是无人机的旋翼,白色的安装着太阳能板,“之所以没有全部安装,是因为安装4个就足够了,如果都安装上,会影响桨的效率。”
杨明智和陈旭打开无人机的旋翼,安装好电池,调试完放有镜头的云台后,两人开始分别操作无人机遥控手柄。“我这个是控制无人机的飞行,陈旭那个遥控负责的是云台上面的镜头。”随着杨明智的“命令”,旋翼上的“螺旋桨”快速旋转,无人机缓缓上升,并平稳飞行。无人机升空伊始,麦苗被“螺旋桨”的力量吹得东倒西歪,卷起的尘土打在脸上,有些生疼。杨明智告诉记者,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一般是每秒6-8米,最高可达每秒12米。不过,无人机并不能在所有的环境中作业。“基于设备安全的考虑,6级以上的风就不能飞了。”
与杨明智只拿一个遥控不同,陈旭面前还放着一个显示屏。“这是无人机实时传回的图像。”陈旭告诉记者,根据图像他才能操作遥控,让无人机更精确地“诊断”线路。
除了可以巡检线路外,当工作人员把云台上的镜头换成红外线测温仪后,无人机就可以近距离地测试高压线温度。“高压线压接部分由圆管接到一起,接触不好就容易发热,所以需要用红外线测温。”
“这个无人机是我们公司‘传承创新工作室’根据需要自主研发的,前后经过了半年的时间。”苏图强介绍,无人机采用的是双主控、双GPS、双电源,且系统互通,能有效保障飞行安全。“旋翼可以让无人机在载重10公斤的情况下,在500米高的空中悬停10分钟。”苏图强说,10分钟后,无人机会自动返航,“从哪里起飞的还回到哪里。”
苏图强说,无人机研发成功后,可以缩短人工作业的时间,尤其是西部山区,在山下就可以完成线路的巡检,提高了效率。“无人机可以离线路不足10米进行测温,这样的结果更加精确。”
2025-04-25 11:29
2025-04-25 11:28
2025-04-11 10:32
2025-04-11 10:27
2025-04-11 10:24
2025-04-11 10:22
2025-04-11 10:00
2025-03-28 11:06
2025-03-28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