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大亚湾科创园的空地上,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技术员按下启动键,搭载化工样品的无人机“凌云”徐徐飞起,按照设定路线缓缓飞去。16分钟后,“凌云”降落在15公里外的大亚湾石化区加速器天台,完成化工样品的运送任务。
“‘凌云’是私人定制的长航时、远距离无人机,在后台设定航行路线之后可以自动飞翔,遇到紧急状况可以切换为手动遥控。”刘利民说,因为飞行距离和时间都较长,对于无人机的生产和操作都提出不小的要求。为了驾驭“凌云”,此前团队成员进行了长达12天的理论、模拟、实际操作等系统培训。
无人机充当“搬运工”,在惠州仍是新鲜事。不过,对于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的研发人员来讲,这不是最终目标。“我们希望通过相对简单的运输作业,探索无人机的运用,下一步将结合石油化工行业需求,在石化区应急救援、日常安全巡线、环境监督等方面进行应用开发,探索‘无人机+化工’行业,助推化工园区的智能化管理。”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副院长刘利民说。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位于大亚湾科创园,其产业化基地位于石化区内的加速器,两地直线距离约15公里。以往孵化企业送化工样品到研究院的实验室进行检测,需要驱车专门运送,成本高,效率低。接下来,这一任务将交由“凌云”负责。
2025-04-11 10:32
2025-04-11 10:27
2025-04-11 10:24
2025-04-11 10:22
2025-04-11 10:00
2025-03-28 11:06
2025-03-28 11:02
2025-03-21 15:36
2025-03-21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