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4无人机除了AR—1导弹外,还配备有多款无人机载炸弹。如50公斤级的GPS/INS制导炸弹,50公斤级航空杀爆弹、子母弹,适合对完成对地面静止目标的低成本攻击。
同时,配备的武器型号包括AR—2和AR—3导弹。其中,AR—2导弹是一款轻小型空地导弹,重约16公斤,弹径180毫米,弹长1200毫米。
与AR—1导弹相同的是,均采用激光半主动寻的制导体制,但向小型化和低成本化发展。AR—2导弹的小型化可增加无人机载武器的装弹量,并提高无人机的航时,减少无人机出勤次数,能够完成更多的作战任务。AR—2的低成本化可实现更高的作战效费比。
而AR—3则是一款无人机载的反辐射巡飞弹,重约100公斤,弹径280毫米,弹长2300毫米。与AR—1不同的是,AR—3主要面向防区外作战,最大射程可超过200公里,它将创新作战模式,向网络化协同作战方向发展。此外,系列化的25公斤、50公斤、100公斤级制导或非制导炸弹,今后也将会陆续在CH—4无人机上装备。
随着无人机机载武器作战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无人机载武器向着小型化、通用化和智能化发展。武器的小型化可使无人机载弹量大大增加,同时满足未来无人战斗机武器内埋的要求,还可将弹药作战时的附带损伤最小化。微机电系统等新技术的发展也使精确制导武器的关键性元件实现小型化和微型化成为可能,从而进一步推动精确制导武器小型化。
武器的通用化要求采用模块化的共用接口技术,无需对主要平台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装就能集成新传感器、武器和通信的能力。而武器的智能化则要求既要摧毁敌人的目标,又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这都要求采用多种制导模式,适应各种作战环境,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和制导精度。
未来的无人机作战,不仅仅是单平台和单系统的作战,而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体系作战。因此,无人机载武器系统应考虑网络化作战需求,重视用信息技术的联通性和融合性,将无人机系统与分布在陆、海、空、天的各种侦察探测、指挥控制、打击武器等系统无缝隙地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如与预警机、电子干扰机、战斗机等连接成协同作战体系,高效率地实施信息战和精确打击战,发挥武器装备系统整体的最大作战效能,形成远远高出单个无人机系统的合力,构建全方位、全空域、全频域的精确打击体系。
可以预见,随着无人机及机载武器性能的不断提高,无人机在未来的反恐作战和局部战争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025-04-25 11:29
2025-04-25 11:28
2025-04-11 10:32
2025-04-11 10:27
2025-04-11 10:24
2025-04-11 10:22
2025-04-11 10:00
2025-03-28 11:06
2025-03-28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