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唯一一种能像鸟类一样振翅飞翔的哺乳动物,因为其独特的飞行器官——翼手,使得某些种类的蝙蝠成为了飞行高手。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南安普顿大学的一些科学家,受到蝙蝠和鸟类的启发,研发出一款新型的无人微型飞行器,这种飞行器的机翼可以应对气流并在飞行过程中改变形状。
这款无人微型飞行器(MAV)的外观和蝙蝠很像,这是因为科学家的设计灵感就是来源于蝙蝠。这个类似蝙蝠的飞行器,可以在任何一种环境下起飞,它可以掠过海浪、溅落,甚至在遭遇到外界力量时改变机翼的形状。
虽然无人机已经存在于军事领域很多年了,但是帝国理工学院和南安普顿大学的科学家们仍然在探索新的设备,他们正在测试的这种新型MAV,具有更好的空气动力特性,续航时间更长并且成本更低。
这款MAV的机翼有着独特的设计,内置的电活性聚合物可以变换机翼的坚硬程度,以应对外加电压,使得性能更加优越。这款MAV就好像是一只塘鹅、一只红隼或者是一只马蹄蝙蝠,能够在飞行期间任意收缩和改变形状。
来自大自然的生物已经为人类提供了一系列的材料和技术。《小型无人机将如何征服世界》的作者David Hambling说:“虽然翼展长6米、飞行速度每小时500英里的大型客机很难在自然界中找到其类似的生物祖先,但是翼展长1米、飞行速度每小时30英里的无人机却和自然界中许多的鸟类有着共同之处。”
扑翼无人机有着像飞机一样外形优势,模仿了鸟类在飞行时借助上升暖气流获得高度的优势。其他研究人员通过模仿鹰的爪子,研发出了可以栖息在树枝或电线上的无人机。通过仿生学设计研发出的无人机有时候还会被鸟类误认为是同类:美国军队的Raven无人机就曾在空中遭到老鹰的袭击。
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更喜欢使用生物灵感这个词,而不是仿生学。来自帝国理工学院航空系的研究人员Rafael Palacios说:“我们发现蝙蝠的翅膀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和其他鸟类一样,通过拍打翅膀产生飞行的动力;第二个是其独有的膜结构,就好像船帆一样,可以在风中自然地改变形状;而蝙蝠独特的骨骼机构,使其成为了飞行高手。我们主要关注蝙蝠的第三个特征,想找出一个解决方案,让无人机也可以有蝙蝠一样的飞行优势,但是并不是复制出和蝙蝠翼手一样的机翼骨架,这是行不通的。”
为了实现和蝙蝠一样的飞行模式,科学家使用一种数学模型,创建了一款模拟蝙蝠的仿真软件,这款软件不仅可以模仿蝙蝠的翅膀,还可以模仿飞行时周围的空气动力流和蝙蝠周围所产生的电场效应。
Palacios和来自南安普顿大学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系的研究人员已经在风洞和水面上测试了一个半米长的MAV原型。目前为止,这种MAV还处于测试阶段,但是这种状似蝙蝠翼的MAV只需要五年即可在现实世界中飞行。
2022-01-07 10:39
2021-10-24 17:27
2021-10-23 11:21
2021-09-19 17:29
2021-09-19 17:27
2021-03-10 07:46
2020-12-31 14:25
2020-12-28 18:24
2020-12-15 11:41
2020-12-11 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