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从做鞋帽到造无人机,珠三角制造业改变了什么?

2015-12-30 08:28 性质:转载 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你是未来的推动者,而不是旁观者” 空间技术平台“云端号”进行商用试飞,当体积达数千立方米的鲸鱼状银色气囊缓...

   “你是未来的推动者,而不是旁观者”

   空间技术平台“云端号”进行商用试飞,当体积达数千立方米的鲸鱼状银色气囊缓缓升空,场景震撼如科幻大片。在类似的未来产业领域,深圳谋划培育若干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更具先进生产力特征的“深圳智造”。

   伴随着劲爆的音乐和嗡嗡的轰鸣声,无人机方阵腾空而起,引发观众阵阵尖叫。这是11月在深圳举行的第十七届高交会上的一幕。高交会今年首次设立无人系统展分会场,110多家企业参展,无人机、无人船舶、无人车辆等国内外最新机型、技术与配套服务的无人系统全产业链出动亮相。

   2014年1月,《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公布实施,其中30处提到无人机。如今,深圳以“硬件硅谷”的优势和强大的制造能力,成为全球民用无人机主要的生产和科研基地。这里几乎集中了中国90%的无人机企业。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大疆创新占领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没有国家航空航天重大项目和资源布局,在该领域本无传统优势的深圳,无人机产业为何能飞得这么快、这么高?

   在无人机市场经营多年的深圳一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叶认为:“深圳位于产业发达的珠三角经济圈,具有航模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尤其深圳地理位置优越,购买零配件很方便。特别是靠近香港,在获取技术、资讯或购买美国日本等任何地方的原材料上,都比别的城市要便利。”

   类似无人机这样的产业,在深圳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未来产业。2013年,深圳发布《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将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军工和智能装备产业等产业列为未来产业。2014年至2020年,深圳市财政计划每年安排5亿元,连续7年补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

   在不少专家看来,深圳对未来产业的发展谋划较早,行动较快,计划在智能装备、航空航天、海洋产业等领域培育若干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更具先进生产力特征的“深圳智造”。

   坐落在深圳龙岗区横岗街道大康河畔的阿波罗未来产业园,是深圳第一个未来产业园。今年2月初,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的颠覆性空间技术平台“云端号”在这里进行首次商用试飞,当体积达数千立方米的鲸鱼状银色气囊缓缓升空,场景震撼如科幻大片。据介绍,“云端”号可为约8000平方公里的区域提供WiFi服务,通过一根光纤与地面骨干网的连接,即可实现大数据的高速传输。

   2010年初,深圳青年刘若鹏从美国杜克大学博士毕业后选择回国,与4名同样名校毕业的“学霸”创立了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5年来,光启这家有着强大基因的企业超常规成长,形成了约400人的跨国人才团队,在超材料领域取得了世界级技术创新成果,并加速实现产业化,2016年的销售额或将达到数十亿元量级。

   “光启、华大基因、大疆创新、超多维等都是很另类的,一开始不被很多人看好,后来却一鸣惊人。”在刘若鹏看来,广东的政府部门和有识之士思想开明,魄力足,把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了实处。他表示,做引领型、颠覆性的创新有相当一部分必须摸着石头过河,这和深圳当年的发展是一样的,必须在尝试甚至试错的过程中,去发现内部的规律。

   “在光启工作,最令人兴奋,你是未来的推动者,而不仅仅是未来的旁观者。”刘若鹏说。

   让产业“更聪明”“更健康”

   4D-fila低温打印耗材、“田田圈”互联网生态、DIY手机和汽车个性化定制,正是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样本:更环保、更健康、更聪明。这些“进化”的生活方式背后,是严谨的数据分析和先进的技术支持。

   时下最热门的3D打印已经遇到挑战者——4D打印。今年6月,深圳光华伟业全球首发4D-fila低温打印耗材,这款材料在60℃的条件下就能软化,而且在完成打印后可通过加温修改形状,废弃的材料也可作为手工模型材料重复使用。

   光华伟业创始人杨义浒告诉记者,4D打印比3D打印多出的一个“D”表现在“时间”维度上。3D打印是预先建模再打印出成品,而4D打印的逻辑是把产品设计通过3D打印机嵌入可以变形的智能材料中,在特定时间或激活条件下,无需人为干预,便可按照事先的设计“自动组装”。

   “2015年深圳新材料产业规模预计将超1500亿元。”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李音说,“未来十年,我们的产业发展程度将比现在更高。拿什么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肯定不能再走牺牲环境的老路。”

   另一家深圳上市企业则将对转型的探索与农业、农村联系起来。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柏强在谈及食品安全问题时总是备感惋惜。“实际上,只要农民懂病虫害生长规律,懂水肥管理,完全可以做到少用药、用环保的药,少用肥、多用有机肥。那样,大米、蔬菜等农产品就会更安全”。

   今年,诺普信启动了面向互联网生态的行业变革。在诺普信的“田田圈”互联网生态中,包括线上PC端的农产品电商网站、移动端APP和线下的农业服务中心店等,都将共同对接农户的产品、技术、金融和销售等需求。

   12月在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大咖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未来产业发展如何变得更“聪明”?

   信息技术仍是各新兴产业的枢纽性技术。从机器人产业到“云端”号,再到4D-fila低温打印耗材和诺普信的“田田圈”,信息技术在进一步发挥基础和支撑作用,生物、新材料等技术的交叉、融合产生若干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进而引发新的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

   “下一个方向是新数据,我们要思考,什么数据能够真正地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刚从乌镇归来的广州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未来要搜集的应该是“慢数据”。“例如刷牙,智能电动牙刷会对唾液进行记录分析。如果有潜在的癌症风险,可能会通过检测半年到一年的唾液样本而提前发现。这样的数据搜集起来,非常有价值。”

   深圳的DIY手机、佛山的智能工厂、广州的汽车个性化定制,这些越来越“聪明”的生活方式背后,是严谨的数据分析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定制生活”的实现需要整个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的改变,是对技术、供应链和前端业务等数十套不同系统进行的调整彻底,更需要面对成本和效率的双重考验。

   企业家建言

   瑞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志强:

   既要自主研发又不能闷头苦干

   广州瑞松科技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调试一条为广汽自主品牌设计的全自动机器人生产线,这条生产线除了采用国外的机器人本体以外,其他的零部件和构造等都是瑞松自主研发的。据透露,该生产线售价在3000万元左右。其中,机器人成本占25﹪左右,另外75﹪都是自主研发带来的附加价值。

   20多年来,与国外设备厂商、技术人员打交道的经验令孙志强认识到,企业在创新中一定要依靠自主研发才有竞争力。同时,不能“闭关锁国”,闷头苦干。

   他表示,企业可以通过多参加世界级展会、多参与中外合作平台的活动,随时了解自己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距离。通过多接洽,本土企业或许能与外资企业达成合作。合作可以覆盖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甚至资本、渠道、品牌等全产业链。

   “瑞松通过与松下、北斗、发那科、库卡等的战略合作,来提高自身系统集成能力,从而快速有效地占领市场。”孙志强透露,合作为企业带来技术、效率的升级和品质、服务的提升。

   同时,孙志强表示,虽然近年来珠三角的智能装备产业有了质的飞越,但核心技术仍然是产业发展的弱项。核心技术研发过程耗时久,投入大。政府是否能够提供重大专项补贴,用于示范项目的前期铺底资金资助?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需要过程,孙志刚希望,政府能够提供一定期限(3~5年滚动)的资助,以保障技术研发的可持续性。

   此外,在当前的产业热潮中,孙志强建议政府应该协调相关关键零部件、本体制造、机器人应用与系统集成所组成的机器人产业链,进行优化分工,避免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

   “下一步,我们计划发起珠三角地区的机器人产业联盟,共同参与并推动机器人统计分析、标准及检测认证体系的建立,助推行业和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孙志强说。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