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重庆渝北提出"3+1"定位 打造内陆智能制造基地

2015-12-17 07:57 性质:转载 来源:新华网重庆频道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今日,从重庆渝北区十三届八次全会上获悉,渝北提出“3+1”发展定位,到2020年,建设内陆地区智能制造基地、创新生态圈和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基本建成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000亿元台阶。

  今日,从重庆渝北区十三届八次全会上获悉,渝北提出“3+1”发展定位,到2020年,建设内陆地区智能制造基地、创新生态圈和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基本建成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000亿元台阶。

  会上,渝北区委书记沐华平就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发表讲话。沐华平指出,渝北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1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预计将达到14389美元、32548元;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000亿元台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地级市先进水平。

   “3+1”发展目标系落实市委对都市功能拓展区提出的实现“高端制造、创新、枢纽”三大经济功能而提出的,“3”是指智能制造基地、创新生态圈和国际物流分拨中心,“1”指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申报国际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中新项目推动航空互联互通

  临空是渝北最大的优势,今年江北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经超过3000万人次,全年货运量将突破30万吨。渝北已经向中央部委申报了国际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重点在“多规合一”促空间布局优化、发展多式联运促航空枢纽建设、培育航空关联产业促高端产业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

  中国与新加坡合作项目给渝北带来了新的机遇,渝北将推动航空产业互联互通,促进江北机场与樟宜机场深度合作,加密重庆与新加坡的航班航线,促成落户渝北物流企业与新加坡物流企业合作。渝北还将借鉴先进经验,建设临空商务商贸中心,打造临空会展中心。开设离境退税店、进境免税店、线上线下展示体验店和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规划航空酒店、会议中心,举办论坛、展览等。

打造内陆智能制造基地 引进20家无人机企业形成产业链

  当今现代制造的一个重大趋势是智能化。今年,国家已经启动实施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渝北作为长期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将加快发展无人机、服务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智能硬件产业,注重引进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高性能医疗设备等战略性产品,打造适应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生产需求的微机电系统工艺开发平台,加快形成多点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无人机已经在多个领域投用,预计全球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渝北区全力抢占无人机产业发展制高点,着力引进20家无人机整机和零部件企业集聚,形成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此外,渝北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开展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供应链试点。

构架创新生态圈 中小型科技企业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

  创新生态圈是本世纪初提出的概念,企业、政府、教育家和工人之间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关系,提高创新实效。渝北作为重庆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地,要加快建设有主体、有平台、有战略、有产业、有文化的“五位一体”的创新生态圈,建立起互相联系、协同发展和自我修复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机制。

  通过政策引导扶持,推动企业成为创新投入、活动和收益的主体,依托企业、科研院建设一批国家级、市级技术创新中心。通过构建消费者行为大数据分析库等六大公共平台,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