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地产商转型造无人机 "飞"向全国洒农药

2015-08-11 15:15 性质:转载 来源:重庆商报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直升机无人机固定翼飞机等通用航空器,已经吸引大量资本屯兵备战。

  重庆通航集团董事长黄勇昨日介绍,目前,重庆造恩斯特龙直升机销量节节攀升,有望在年内销量突破40架,在此基础上,他还计划在年内引入10座左右的固定翼飞机生产项目,今后,“重庆造”通航飞机的种类将更丰富。

  瞄准这一市场的还有摩帮大佬左宗申。昨日,左宗申告诉记者,宗申对于通航飞机制造非常感兴趣,未来将重点发展水上飞机生产和无人机整机制造两大领域。“在无人机业务板块,今年5月,宗申动力已与青岛宏百川金属精密制品公司签署《合资协议》,共同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在渝成立了‘重庆宗申天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预计今年9月就可实现无人机整机的批量生产,包括新一代农用植保机等产品。而在水上飞机板块,宗申将借力刚刚收购的加拿大港湾航空,在国内进行水上飞机的合资制造。”

  “直升机、无人机、固定翼飞机等通用航空器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下一个爆发产业。”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划,我市将建设国内通用航空器研发与制造集群高地,预计2020年通用航空器制造年产值达50亿元。

  “近日,国家空管委决定,在重庆飞行管制分区开展低空空域管理和通用航空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意味着重庆通航业将拥有先行先试权,带动通航制造业的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表示,目前,国内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在30%以上。

  商机

  传统制造业

  可转型做配套

  重庆市通航协会秘书长杨斌表示,作为西南工业重镇,针对通用航空器的配套将为许多企业开辟生路。

  杨斌表示,例如,作为摩托之都,重庆各大摩企可以借助自己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进入植保无人机等领域,或者为整机无人机企业提供发动机等各类零部件配套,角逐蓝海市场。有业内专家预计,今年我国农用无人机市场需求将达到5000台,至2020年将超过1万台,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而纵观国内植保无人机厂家却甚是寥寥,重庆摩企有制造业基础和配套优势,应该赶上这波潮流。

  其次是自动控制系统,飞机的仪器仪表与汽车仪器仪表原理基本相同。重庆拥有四联集团、华渝电气仪表等行业巨头,为重庆通航产业配套,生产飞机仪器仪表甚至自动控制系统,对他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

  再次是航空级机体材料领域,国产大飞机机身70%以上的铝合金材料都是渝企西南铝配套的,通用航空器的发展依然会带动大批对于机身材料的需求,这将给西南铝、重钢、万达薄板等本土企业带来配套商机。

  重庆两江新区通用航空产业园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相关规划,算上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到2020年,重庆飞机制造业产值将达3150亿元。

  算账

  按一台无人机一年作业3万亩计算

  每亩只收取人工植保2/3的费用,也就是20元,一年收入可达60万元。

  扣除成本,一年收益10多万元。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