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邱月烨 编辑/ 谭璐
对此,极飞科技创始人彭斌并不在意,尽管农业植保无人机是极飞目前最大的业务。在接受《21CBR》记者专访时,他一再强调:“我们没有把自己当成是一家无人机公司,我们就是一家农业科技公司。”
成立于2007年的极飞科技,不久前迎来了农业科技领域最大一笔融资。11月16日,极飞宣布完成新一轮12亿元人民币融资,由百度资本和软银愿景基金二期领投,创新工场、越秀产业基金和广州新兴基金跟投,原有投资人成为资本也继续加码,足见资本对极飞定位农业科技赛道的认可。
中国是全球使用无人机最成熟的国家,虽然农业无人机不如消费类无人机酷炫,也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但是彭斌和他的团队乐此不疲。
这个隐形赛道,蕴藏的市场空间潜力极大。据统计,我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企业农场和国有农场的总数量超过 300 万个,智能农机装备的用户群体基数庞大。
目前,极飞的产品线包括了六类:农业无人机、遥感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农业物联网和智慧农业系统,全方位布局农业科技产品。
创业13年,在两次盈利之际又两次转型,押注新赛道,最终把目标锁定在农业科技。
“创业者永远不会思考什么时候熬到头的问题,每一次挣钱都是不安分的开始,只是翻过了一座山,又去挑战下一座山。如果不去挑战下一座山,没有人才愿意留下来,把钱套走就走了。所以,每一次完成都是挑战新高峰的开始。”彭斌告诉《21CBR》记者。
极飞科技创始人彭斌
无人机破局
农业无人机赛道的竞争大约在2018年末基本结束,只剩下极飞和大疆。
一方面,我们所储备的无人机技术、量产能力、渠道铺设能力,领先其他公司3—5年的时间,需要砸5亿—10亿元人民币以上,才可能拿到入场券。
大疆也不是一个容易打败的竞争对手,在过去几年里,它的每个产品都让人尖叫。极飞可能是个例外,正是因为我们极度专注农业领域,能够自研自产,渠道覆盖1000多个县城和乡镇,才获得了用户和资本的认可。
2016年10月,极飞开始正式销售农业无人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摸索农业无人机的应用。曾经有过几百个人的团队专门在农田里帮农户洒农药。
当时,有农民告诉我们,十几万元一台的无人机是肯定不会购买的,只能买服务。我们就按照拖拉机的服务来定价。
这段做农业服务的经历让极飞意识到,做农业一定要深耕。中国的农业天南地北,差异巨大,我们对每一个地方的农业情况都要充分了解,从而制定不同的产品策略。
我们每年会做几千场推广会,在当地找经销商合作。首先,农业无人机要获得种植大户的认同,大户往往具有号召力,可以自己购买无人机,而散户通过去他们那里购买服务,也能享受农业科技带来的红利。
如果村里人买了极飞无人机,专门服务于这个村子,一亩地收8-10块钱,再穷的农民也给得起,否则他可能要请人或者自己背着喷雾器去工作,显然是不划算的。
所以我们做的农业科技产品,一定要考量好价格、适用性、效率等综合因素。农户不会因为规模小或收入低就不使用科技,而是要有一个好的模式、好的服务形式。
当下农业无人机最大的技术瓶颈不是无人机本身,是设备的易用性。比如电池,所有相关产业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此外,减少维修、故障率是最重要的事情。
农业无人机一定要皮实耐用,可靠性足够高,这跟消费类无人机有很大的不同。从使用时间上看,航拍无人机很少会持续使用很长时间,而农业无人机一天就能干上十几二十个小时。
从硬件配置角度看,喷洒农药的过程也很有讲究,无人机不是手动摇控的,是自动化操作的,打得很均匀,极飞最早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俘获了大量用户。
加上我们的用户年龄比较大,所以要做适合中老年用户使用的无人机产品,以及精准度非常高的喷洒系统,这就是农业无人机的难度所在。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
2025-04-24 10:27
2025-04-23 10:17
2025-04-22 13:08
2025-04-22 13:07
2025-04-21 11:03
2025-04-21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