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教育观察② | “馆校协同”打通育人边界,凝聚育人合力

2025-11-28 11:12 性质:转载 作者:高巨创新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引言当“家校社协同育人”从政策要求落地为教育实践,“教联体”建设已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科普基地作为连接学校、家庭、社会的重要纽带,既是课...

引言

当“家校社协同育人”从政策要求落地为教育实践,“教联体”建设已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科普基地作为连接学校、家庭、社会的重要纽带,既是课堂教育的延伸战场,也是“教联体”生态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节点。如何打破壁垒、精准衔接,让馆校协同更高效?这既是政策落地的关键,也是教育生态升级的核心命题。

“教联体”要真正凝聚育人合力,绝非单一主体能独立完成,而是需要多方协同、精准发力的系统工程。这既离不开相关部门的上层统筹与方向引领,为协同育人划定清晰路径;也离不开专业机构搭建起高效衔接的桥梁,破解资源分散、流程脱节的难题;更核心的是要实现馆校课程的深度联合与系统设计——科普基地的场景打造、内容建设必须与学校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紧密咬合、同频共振。

01

当下困境:育人合力不足,馆校合作成为“形式化”活动

“老师,这个机器人怎么跳舞的?”“无人机为什么可以飞起来?”——科普基地里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中,藏着孩子们最鲜活的好奇心。但当大巴车驶离场馆,这些思维火花为何总在课堂重启后归于沉寂?

这种 “热闹有余,沉淀不足”的困境,本质是育人合力的断裂。研学沦为 “打卡式任务”,科普停留在“展品走马观花”,既没有形成贯通知识的教育闭环,也没有实现能力的持续提升。

02

馆校协同新范式:让优质社会教育资源扎根校园

馆校合作早已不是“组织学生去场馆参观”的简单模式,而是以课程为纽带、以资源为核心的深度融合。

1. 场景入校:微型科普基地,把优质资源搬进校园

当微型科普基地带着实践场景、科普展品走进校园,这不仅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空间转移,更是打破学校与科普基地物理边界、构建协同育人生态的重要探索。教育的本质是引导成长,而成长所需的知识滋养与思维启迪,从来不应被校园围墙所局限。微型科普基地入校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以资源共享为纽带,实现校外体验与校内教育的无缝衔接,让馆校双方各展所长、同向发力,最终达成合力育人的根本目标。

从边界打通到体验延伸,最终的落脚点始终是“合力育人”的教育目标。微型科普基地入校后,学校可将科普内容融入语文、物理、化学、生物等国家课程“大单元”教学,科普基地则可根据学校的教学进度,定制化提供展品更新与科普活动,形成“学校主导、科普基地支撑、学生主体”的育人格局。

在这种格局下,学生不仅能掌握扎实的科学知识,更能培养起科学探究的精神、动手实践的能力与创新创造的意识、提升核心素养——这些正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也是馆校协同育人价值的最佳体现。

2. 课程共建:馆校联合研发,让校本课程有料更有用

馆校联合研发校本课程,是衔接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与校外综合实践课程的天然“粘合剂”。国家课程定基础、校本课程显特色、校外综合实践课程强应用,三者逻辑相通却常存衔接壁垒,而馆校协同恰好破解这一问题。学校教师精准把握课标与学情,场馆专家提供课程主题、实物资源与实践场景,双方以国家课程核心知识为锚点,借场馆资源设计实践任务,共同完成特色校本课程开发。

例如高巨创新围绕“科技创新与社会应用”课标要求,联合学校研发的《无人机助力智能生活》校本课,既落实物理力学、信息技术核心概念,融入区域低空特色,又通过“场馆主题研学—国家课程衔接—校本课程延伸”的落地,让三类课程从“各自为战”转向“同向发力”。

这种融合绝非简单叠加,而是借馆校协同实现课程价值升级,让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衔接的“枢纽”。研发过程中,馆校双方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构建“知识传授—特色延伸—实践应用”链条。馆校合作以专业互补打破课程边界,让校本课程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3.馆校协同・育人共生 ——构建 “全链条” 馆校合作生态

作为连接学校与社会的重要载体,科普基地既要发挥自身场景资源、专业师资的优势,也要主动对接学校的教学需求,从“资源提供者” 转变为 “育人共同体”。

高巨创新的实践给出了很好的示范:以自营科普基地为依托,以深鹏派教育品牌为抓手,用“场景入校+课程共建+设备支撑”的全链条服务,为馆校协同育人提供可落地、高实效的解决方案。

当馆校双方不再 “各说各话”,而是以一体化框架为支撑,实现目标同向、内容同轨、课程共建、评价同步,“形式化”合作自然不攻自破。未来,这样的深度协同必将成为 “家校社协同育人” 的重要支撑,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场景化、重实践、知识贯通的校内外活动及课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成长。

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科技,从快乐开始”为理念,立志以超前的设计思想、追求卓越的品牌定位以及严格的品控管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便携易用和极具性价比的高品质无人机产品。

高巨创新植根于中国创新之都-深圳特区,放眼未来,无人机行业将成为深圳的支柱型产业。目前深圳的消费级无人机行业已处于国际前列,在市场份额、研发制造能力、应用广度深度方面均具有领导地位。高巨创新将凭借先进和生产制造技术为基础,创新的前沿技术为支撑,为无人机的智能化和普及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高巨创新目前拥有13000平方米的专业无人机生产制造基地,拥有从产品研发、模具制造、加工处理到产品组装的完整无人机生产制造链条,为无人机的研发打造了坚实的制 造基础。 2014年成立以来,高巨创新的无人机研发中心吸引了大批高端人才的加入,团队成员有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院校的留学生,还有来自大型国际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我们怀着极客精神,共同打造一个以快乐为使命,创新为动力,科技为先导的现代化科技企业。

无人机的未来无限可能,需要每一位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高巨创新愿与业界良朋,携手并进,共同推动无人机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