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预告
报告时间
2025年8月13日 周三 19:30
直播间将会提前15分钟开放!
本期报告题目
水库大坝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
热点抢先看
1、水库大坝风险评估导则
2、水库大坝的安全问题
3、溃坝原因分析
4、溃坝计算及后果分析
5、水库大坝安全管理
专家介绍
朱赵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运行安全信息部主任
朱赵辉,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作为项目负责人或课题骨干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水利部948”计划技术创新与转化项目。 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水利部大禹奖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编写了《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英译版)《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规程》等规程规范,出版专著4部;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5项;申请建设工法3项,先进实用技术推广4项。
PC端 观看方式
复制下方链接,粘贴至浏览器即可直达直播课堂。(PC端观看课程效果更棒喔!)
https://engine.piesat.cn/live-show-list
手机端 观看方式
观看方式分为三种:
1、扫描下方二维码,直达PIE-Engine直播课堂。
(长按扫码观看直播)
2、微信搜索PIE-Engine时空遥感云小程序,进入小程序个人中心,关注视频号,直接预约观看。
(长按扫码观看直播)
(点击关注视频号,精彩直播不错过)
3、点击下方预约按钮,预约观看视频号直播。
(点击关注视频号,精彩直播不错过)
智慧地球大讲堂 •往期回顾
【第四百零五期】
·汤鑫华,中国水利学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博士,正高工。兼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理事、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理事、世界水理事会董事,和《水利学报》《水科学进展》《岩土工程学报》《泥沙研究》《灌溉排水学报》《中国防汛抗旱》编委会副主任。曾获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称号,和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等。
著作主要有《水力发电的综合价值及其评价》《中国河湖大典》《中国水利史典》《中华治水故事》等书籍,《论水力发电的比较优势》《水电开发的移民问题》《论水力发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五千年治水看中华文明五大特性》《科学思维导向下的城市极端雨洪应对策略研究》等论文。
·报告题目:新时代城市极端雨洪的应对理念
【第四百零四期】
·高玉坤,高级工程师,博士,北京科技大学任教,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专家,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1)委员,从事应急管理与相关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十三五”重大专项课题1项、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其他横向项目30余项;发布《应急避难场所 分级及分类》等国标、行标、地标1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授权专利20余项,出版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报告题目:应急避难场所相关标准解读
【第四百零三期】
· 李宏伟,原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地理本体论、时空大数据分析与建模、遥感影像识别与应用、机器空间智能、信息系统软件设计开发等教学科研工作,长期服务于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设计论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风险评估、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数据库和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建设、城市更新改造行动、国土空间承载力评价、安全应急管理等业务领域的设计、论证、评审,参与相关标准制定。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及军队科研项目20余项,申请专利软著10余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GIS工程奖银奖、铜奖各1项;发表文章130余篇,主编《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元数据》《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与微观道路交通仿真》《地名本体理论方法与应用》《空间数据挖掘方法与实践》等著作8部;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全国高校GIS创新人物、河南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杰出成就奖等荣誉;全军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创新团队骨干成员;荣立三等功3次。
·报告题目:开展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评估,加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第四百零二期】
·吴绍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减灾委员会第四届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研究:气候变化影响、风险与适应,自然灾害风险,陆地表层格局与过程。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任务。发表(合作发表)各类科研论文300余篇(部)。为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和技术报告《气候变化与水》主要作者召集人(CLA);第五次评估报告特别报告《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主要作者(LA);第一次~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第二卷领衔作者之一;《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2);诺贝尔和平奖(IPCC集体奖,2007)等奖励。
·报告题目: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识别与防范
【第四百零一期】
·宋占杰,天津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兼任天津大学电视与图像信息研究所副所长。主要借助调和分析工具从事随机场Shannon采样逼近理论和Shannon熵理论及其在海洋监测、公共安全预警和大城市灾害防控领域应用研究。
先后在天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和资源与环境专业指导博士生和博士后。
南开大学信息与概率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博士毕业,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环境监测专业博士后出站。主持完成部委重大预研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共8项。在《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Theory》《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等杂志和A类会议发表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
·报告题目:时空随机场建模及工程AI应急应用
【PIE-Engine注册地址】
https://engine.piesat.cn
扫描二维码即刻体验
新用户首次注册送惊喜大礼包
我们欢迎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使用习惯的你,成为我们的用户。
如果你对于这款产品有着不同的看法、建议,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除了查看在线帮助文档和教程外,还可以通过本文留言区或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长按添加社群小助手 进入企业微信群】
天津航天宏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针对各行业用户的市场需求,依托于中国航天的产品研发平台和技术资源;专注于提供基于LTE无线集群系统的解决方案,同时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系统终端设备。产品与服务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石油、林业、海洋、电力、港口、机场等行业。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积累,目前已经形成较强的无人机系统集成、无人机系统运营能力,同时专注于微光条件下的长距离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成功研发出HTN系列和HTS系列两套微光成像系统并成功应用于港口运营监控。
航天宏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差异化、专业化发展战略;携手各专业研究院及知名企业建立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聚焦客户业务“痛点”,不断推出适于客户需求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为各行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与服务。
2025-08-12 18:23
2025-08-05 16:47
2021-10-23 11:27
2020-12-30 11:36
2020-12-19 14:56
2020-12-19 09:43
2020-12-18 16:25
2020-12-10 16:40
2020-12-07 16:35
2020-12-04 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