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航空科学城——无人机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启动暨签约仪式,在学校友谊校区举行。西北工业大学与陕西西咸新区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强强联合,加速民用无人机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这也标志着,陕西未来将全力打造中国最大的高端中小型无人机产业化基地。
学校领导陈小筑、汪劲松、张骏、宋保维,以及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蒋跃,西咸新区负责人岳华峰、刘宇斌等嘉宾出席。
学校无人机所所长、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总经理王俊彪和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沣西新城管委会主任刘宇斌,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据悉,“航空科学城——无人机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占地605亩,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陕西省共同支持建设的国家级项目,由西北工业大学与陕西省西咸新区联合投资建设。
打造无人机产业的陕西总部
启动仪式上,校长汪劲松表示,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研究制定了无人机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一个基地、两个中心” 的发展思路,即: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建设无人机产业化示范基地“航空科技城”;在陕北建设国家无人机系统试飞测试中心和在西安市高新区建设无人机系统研发中心。
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岳华峰在致辞中表示,西咸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他说,“我对大学和教育事业有很深的感情。西工大是我一直非常敬佩的学校,在航空航天航海等学科领域培养出众多人才,产出了很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家战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他表示,西咸新区将全力以赴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条件,不断探索建立大学和地方携手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平台。
“今天的签约启动,对于无人机产业化建设来说,是件非常重要的大事”,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蒋跃对项目发展十分关注,他表示,无人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广阔;西工大的无人机在技术和产业发展上,都是国内一流的,非常需要进一步拓展产业化体系。
学校党委书记陈小筑在讲话中追溯了学校无人机研发的重要历程。“1958年,学校研制试飞我国第一架无人机;学校拥有无人机领域国内唯一的无人机特种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无人机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她说,学校积极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她表示,陕西省委、省政府对学校无人机事业寄予很大的希望。学校未来将加强与西咸新区的合作,推动项目高水平建设,“有决心为陕西建设航空工业强省做出新的贡献”。
据悉,项目分两期建设,主要建设无人机设计开发及行政办公区、无人机使用维护培训及相关配套产业孵化区、产品试制及集成测试区、地面试验设施、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发区、民用无人机子公司区以及产品售后维修服务区等。
项目将全面加速无人机产业陕西总部基地的建设步伐,并拓展无人机产业的海外布局,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制造、系统集成与飞行试验、售后服务、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的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并带动电子通讯、计算机、仪器仪表、机械装备、材料冶金、物流、金融保险等产业更快速发展,以集群带动实现产业引领和示范效应,从而使航空科学城成为军民融合、两化融合的国家级示范区,成为带动陕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同时成为陕西省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领衔国内民用无人机产业基地建设
为什么是西北工业大学,为什么是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是什么资质禀赋,让其承担建设“中国最大的高端中小型无人机产业基地”的重任?
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科研产业经过50多年发展,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高端中小型无人机科研、生产基地。学校成立的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是我国著名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系列中小型无人机系统及其动力装置的高科技企业。1995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确认为中国最大的中小型无人机科研生产基地,并入选“中华之最”。在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首次亮相的无人机方队,全部由学校研制生产,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是未来项目投资和建设的主体,承担项目的筹资和任务推进工作。王俊彪表示,“建设无人机产业化基地,是公司在民用无人机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公司已经明确了“以陕西为总部、向全国布局、国际化发展”的民用无人机发展思路。
公司形成了集科研、生产、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完整的无人机产业科研生产体系,先后开发、研制、生产了多系列多平台的无人机和系列型号的发动机。
公司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售后服务保障体系,特别是针对民用市场需求,设立了无人机飞行服务机构,具备一流的飞行保障技术和训练有素的专业服务人员,能按照用户需求及时提供飞行服务。
作为无人机系统研制的总体单位,公司在无人机总体设计、动力装置、飞行控制、导航与制导、发射回收、系统集成、飞行试验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014年,经过国际权威媒体评测,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英国BAE系统公司、美国波音公司、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世界著名企业一道,成为国际无人机领域综合实力前20强企业。
延伸解读:
关于无人机发展的现在与未来
无人机是什么?
无人机,在几年前这还是一个距离我们生活颇为遥远的词汇。然而今天,消费级无人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Unmanned Aerial Vehicle),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的不载人飞机,包括无人直升机、固定翼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广义地看也包括临近空间飞行器(20-100公里空域),如平流层飞艇、高空气球、太阳能无人机等。从某种角度来看,无人机可以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完成复杂空中飞行任务和各种负载任务,可以被看做是“空中机器人”。
按照不同平台构型来分类,无人机可主要有固定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和多旋翼无人机三大平台,其它小种类无人机平台还包括伞翼无人机、扑翼无人机和无人飞船等。固定翼无人机是军用和多数民用无人机的主流平台,最大特点是飞行速度较快;无人直升机是灵活性最强的无人机平台,可以原地垂直起飞和悬停;多旋翼(多轴)无人机是消费级和部分民用用途的首选平台,灵活性介于固定翼和直升机中间,但操纵简单、成本较低。
按不同使用领域来划分,无人机可分为军用、民用和消费级三大类,对于无人机的性能要求各有偏重:
1)军用无人机对于灵敏度、飞行高度速度、智能化等有着更高的要求,是技术水平最高的无人机,包括侦察、诱饵、电子对抗、通信中继、靶机和无人战斗机等机型。
2)民用无人机一般对于速度、升限和航程等要求都较低,但对于人员操作培训、综合成本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提供尽可能低廉的零部件和支持服务。目前来看民用无人机最大的市场在于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如警用、消防、气象等,占到总需求的约70%,而未来无人机潜力最大的市场可能就在民用,新增市场需求可能出现在农业植保、货物速递、空中无线网络、数据获取等领域。
3)消费级无人机一般采用成本较低的多旋翼平台,用于航拍、游戏等休闲用途。
2025-04-11 10:32
2025-04-11 10:27
2025-04-11 10:24
2025-04-11 10:22
2025-04-11 10:00
2025-03-28 11:06
2025-03-28 11:02
2025-03-21 15:36
2025-03-21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