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战场上愈发密集和廉价的无人机威胁,激光定向能武器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前线。近日,英国国防部宣布,其新一代高能激光武器系统“DragonFire”在苏格兰赫布里底试验场完成最新一轮试射,成功击落多架高速无人机,并随即与承制方签署价值 3.16 亿英镑的批量装备合同,计划自 2027 年起为皇家海军 45 型驱逐舰配装这一系统。
作为英国政府负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核心部门,英国国防部在官方新闻中披露,本次试验中,“DragonFire”对飞行速度可达 650 km/h、具备越地平线飞行能力的无人机目标实现了发现、锁定和摧毁,完成英国国内首次“超视地平线激光击落高速无人机”的测试纪录。按官方数据,这套系统的射击精度可细化到“在 1 公里外命中一枚 1 英镑硬币”,单次发射成本约 10 英镑,远低于传统防空导弹“每枚数十万英镑”的使用成本。
本次试验背后是英国在定向能武器领域多年的持续投入。作为项目主承包商,欧洲防务企业英国分公司 MBDA UK是一家由英国、法国、意大利共同控股的导弹与防空系统专业制造商,长期为多型战机、军舰和地面部队提供防空与打击解决方案。“DragonFire”激光项目由 MBDA UK 牵头,联合英国防务科技公司 QinetiQ和意大利防务电子集团旗下的 Leonardo UK共同研制:前者在靶场试验、系统集成与测试评估方面经验深厚,后者则负责激光束指向与光学控制等关键子系统。
在最新公开的表态中,英国防备与工业事务大臣 Luke Pollard 表示,DragonFire 将使皇家海军“在北约定向能武器应用方面保持领先位置”,既是提升舰队自卫能力的关键一步,也被视为推动英国本土防务工业和高技术就业的重要抓手。 MBDA UK 董事总经理 Chris Allam 则强调,新合同标志着项目进入“下一阶段快速装备进程”,证明英国希望在激光定向能武器领域“占据前沿位置”。 QinetiQ 和 Leonardo 方面也分别指出,DragonFire 体现了政府与工业界协同加速“颠覆性技术”落地的一种新模式:一边推进战斗力形成,一边保持技术迭代空间。
从作战应用视角看,DragonFire 面向的是当前最棘手的“成本不对称问题”:廉价、批量化、可消耗的无人机与巡飞弹,在多处冲突中被证明可以消耗对手大量昂贵的防空导弹库存。Futurism 等媒体指出,美国海军在红海防御也门胡塞武装攻击时,不得不使用单发成本高达数百万美元的防空导弹去对付价格低得多的攻击无人机,使防空作战在经济上越来越难以为继。 在这种背景下,每发成本仅十几美元、理论上“只要有电就能持续射击”的舰载激光,被视为未来舰队防空与反无人机体系的重要支点。
技术层面,激光武器并非一夜之间成熟。过去数十年的尝试中,防务工业曾经多次因为系统复杂、功率不足、体积过大和可靠性问题而放缓步伐;近年来,随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电力管理、热控和光学束控技术的进步,高能激光的系统集成度和环境适应性显著提升。英国国防部将 DragonFire 定位为欧洲首个进入装备路径的高功率激光能力之一,并在最新国防审查中承诺对定向能武器投入近 10 亿英镑,以支持后续舰载和陆基平台扩展。
在复杂海况和恶劣气象条件下,激光束仍然会受到雾、雨、烟尘和大气扰动的影响,对功率冗余、光学稳定性和目标指示系统提出更高要求。未来,DragonFire 更可能与现有舰载导弹、防空炮与电子战系统形成“层次化防御”,用激光承担消耗大、密度高的无人机与低价值目标拦截任务,把昂贵导弹留给更高威胁等级的目标。总体来看,随着本次实弹试验和批量合同落地,英国在舰载激光防空领域抢下了一个时间窗口,也为全球海军在“后导弹时代”的防空样式,提供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技术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