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推动立体化监测,加速数智化转型——中心启动无人机大气环境精细化监测预警试点

2025-09-23 08:48 性质:转载 作者:上海环境检测中心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在黄浦江畔的晨曦中,一架架身背多组分传感器、AI智能终端和5G传输模块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它们如同数字时代的"环境哨兵",为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编织起立体化环境...

在黄浦江畔的晨曦中,一架架身背多组分传感器、AI智能终端和5G传输模块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它们如同数字时代的"环境哨兵",为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编织起立体化环境监测网络。

为提升大气污染问题发现能力,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近日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聚焦扬尘、工业区等大气污染源监管重点,试点开展无人机+AI监测诊断与预警溯源,进一步加强无人化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智能"鹰眼"

锁定污染源头

扬尘污染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对局地大气环境影响大,传统固定式监测方式较难快速、全面掌握扬尘污染的具体位置及其动态变化。利用无人机可借助低空飞行优势,灵活、高效、精准锁定扬尘源头,实时监测颗粒物浓度变化。

市环境监测中心联合中国铁塔和松江区监测站,将铁塔高空瞭望、无人机平台与AI智能识别技术结合,试点建立了基于“塔机视联”的大气污染事件实时预警监测技术。搭载高精度颗粒物监测设备的无人机可进行三维网格化巡航,高清视频传输至智能平台,AI算法开展实时解析,自动识别裸露土地、工地扬尘、机械冒黑烟等异常线索,并直接推送至管理部门。通过试点,同步建立了污染物高值预警管控机制,当监测站点浓度超过阈值时,智能平台向无人机发指令,自动飞向指定位置开展加密监测。无人机的应用使重点区域半径3km范围扬尘管控的响应速度提升至分钟级,管控精度具体至问题源头,为精准治理提供施策依据。


数字"嗅探"

守护蓝天防线

工业区内,相隔2公里的两架机库同时徐徐展开,无人机自行从停机坪上起飞,试点开展工业园区VOCs污染组网巡查。在金山,市环境监测中心联合华东无人机基地、金山区监测站,试点建立了工业园区VOCs无人机组网监测预警机制,对园区内涉VOCs排放企业开展无人值守式不间断巡测,一旦无人机监测发现高值,第一时间推送异常线索提示至工业区和相关管理部门,以便迅速响应,精准溯源。

固定站+走航车的工业园区VOCs监管体系现在又添上了无人机这一新利器,通过无人机全天候、高频次的飞行巡测,形成空地一体的立体监测网络,对园区内企业的排放情况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查。后续,试点团队还将持续快速质谱等更高分辨率的VOCs监测技术在无人机上的业务化应用。


工业园区VOCs巡测

夯实技术基础

强化行业应用

从人工巡查到智能巡航,从单一监测到系统治理,无人机获取的海量数据,经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处理,挖掘出污染传播路径、不同区域污染关联等更有价值信息,为不同场景的环境治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为进一步拓展、深化无人机监测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市环境监测中心将在试点过程中不断优化监测预警流程,推动新技术与业务需求的深度融合,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编制一批技术指南及操作规范,为后续全市推广无人机应用奠定技术基础。在助力本市低空经济发展的同时,赋能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加速推进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