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前进、后退、悬停……3月14日,河北恒拓电子科技公司产品展示厅内,总经理梁瑞彪轻快地拨弄着一个小型多轴无人机的遥控器,白色的无人机灵活地在空中做出各种姿态优美的动作。
“这个就是无人机的操控芯片,无人机起飞、降落及在空中各种动作命令的输入和输出,都由它指挥。操控芯片就像无人机的‘大脑’,有了它,无人机才会更加聪明。”梁瑞彪指着无人机中心部位一个长度不过六七厘米、高度不到1厘米的黑色小方块向记者介绍。
打造无人机“最强大脑”
在公司展厅,一张很长的会议桌上摆满各式各样的无人机,大的、小的,有摄像头的、没有摄像头的……足有十多种。
“这款叫‘穿越机’,时速110公里,主要销售对象是高端玩家;这款是最基础机型,没搭载任何辅助功能,主要是提供给高校学生的教学机;这款是高端产品,主要是销售给企业,你看,它的上面配有摄像头,拍摄下的影像可以在遥控器的显示屏同步显示。”梁瑞彪如数家珍逐一介绍着桌上的各款产品和特性。
“这些无人机上使用的控制器,都是我们生产的。现在我们研发的第二代无人飞行控制器已经上市。”在梁瑞彪的手中,是一个两端带有许多金色插头的黑色小方块。
梁瑞彪团队研发的第二代无人机操控芯片,除了可以支持起飞、降落、调整飞机的空中姿态等基础功能外,还可以搭载更多辅助功能。
“比如这款穿越机,使用第二代操控芯片,可以接插摄像头,摄像头如果与使用者的智能眼镜等智能设备互联,飞机在飞行中拍摄到的影像资料,就可以实时呈现在使用者眼前。这对使用者来说是一种非常酷的飞行体验。”
除了娱乐,无人机在农业、林业、电力、安防、军事等领域都有广阔发展空间。
在梁瑞彪的电脑上,储存着许多无人机实际使用时拍摄的照片,有的在喷洒农药;有的在电力工人的遥控下巡视高山上的电力线路。
“这些都是我们向客户交付使用产品时实地拍摄的照片。”梁瑞彪说,从目前用户反馈的情况看,他们的产品还是很受好评的,这些客户中,石家庄占了很大一部分。
“下一步我们将开发出更多的新功能搭载到无人机上,比如,飞机低电量自动回航、机组自动编队起飞等。就是要打造无人机的‘最强’大脑。”梁瑞彪说。
三个90后的科技创业梦
“公司成立于2014年,目前像我们这种专门从事无人飞行控制器系统及解决方案研发的企业,全国有几十家,河北仅几家,在石家庄是唯一。”梁瑞彪说。
年轻的公司,发起成立者也同样是三名年轻的90后,他们曾在2012年和2013年参加过两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并取得不错名次。
通过参加比赛,他们积累了一定经验,后经市场调研发现,无人机被业界公认为下一个产业风口,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然而新业务开展并非一帆风顺。
“刚开始就是买别人的产品,研究其线路结构和产品参数,然后再设计电路图和线路板。设计第一代产品时,仅操控芯片的原理图,就先后做了5遍。后来经过不断完善,出了5次样品,才最终实现批量生产。”
“记得第一次试飞样品机时,飞机突然失控,一下子飞得不见了踪影,直到现在,那架飞机都没找到。经多方查找原因认为,那架丢失的飞机应该是在编制程序时出了问题。总结了失败的教训,我们又做了第二架飞机样品,终于试飞成功。”回忆起产品研发的经历,公司副总经理冯东昌有些感慨。年轻人的创业和研发之路并不容易,公司成立以来,三个年轻人几乎从来没有在晚上12点以前睡过觉,更没有什么节假日。
在产品展示厅内,北侧墙面上挂着一块写满“任务”的记事板。“1、说明书;2、飞控实装;3、实装……”一行行蓝色的字体分外醒目。
2025-04-24 10:36
2025-04-18 10:51
2025-04-09 10:54
2025-03-24 10:42
2025-03-20 11:33
2025-03-19 10:29
2025-03-10 11:02
2025-03-07 10:21
2025-03-04 08:48
2025-03-03 10:51